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兰镇总兵

马兰镇总兵

官名。清代直隶绿营的五镇总兵官之一。驻今河北省遵化境。雍正元年(1723),裁旧设马兰协副将,改设马兰镇总兵官。直辖镇标:左营,设游击以下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官;右营,设守备以下千把总等官。后兼辖遵化、蓟州等六营。清东陵总管大臣,属内务府,制度始终以马兰镇总兵兼任,与内务府诸总管大臣一体,俱免去轮班“陛见”之例。乾隆(1736—1795)间定:马兰、泰宁二镇之兵缺,以七缺补用京旗汉军,三缺留给绿营余丁补用。此职,俱以八旗人员擢补,武职正二品;以兼任内务府总管大臣,属文职正二品。

猜你喜欢

  • 陇西王

    封爵名。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吐谷浑王慕璝大败夏军,擒赫连定,灭夏国,占有西秦原领地陇西。翌年,受宋文帝刘义隆封为陇西王。十五年(438),吐谷浑王慕利延亦自刘宋得此封号。

  • 本芒哦协

    见“郭夏拉达”(1904页)。

  • 固尔玛浑

    1615—1681清初将领。又作固尔玛珲。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和硕贝勒※阿敏第三子。清崇德三年(1638),从睿亲王多尔衮伐明,进军北京,转战山西。回军东进,克取济南,所至连下40余

  • 卡依奇库达

    新疆柯尔克孜族旧婚俗之一,意谓“换亲”。柯尔克孜人订婚,一般都讲求下聘礼,计以9头牲畜(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或9件财物为重礼。家境贫寒者,无力交付厚礼,便相互换亲,将自家女儿嫁与对方为儿媳

  • 蒙哥汗石碑

    见“释迦院碑”(2259页)。

  • 改斯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称期期,彝语音译,意为部分化出的彝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永胜、凤庆、云县、祥云、巍山、普洱、景东、澜沧、西畴、广南、文山、新平、开远、易门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木仲毅

    即“沐仲易”(1123页)。

  • 和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建和林路,置和林路总管府,治所在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和宁路,置和宁

  • 阿里厮直述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抹里。又辽道宗※太和宫下有一抹里名“阿里厮迷里”。

  • 通司岗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又称作斯岗衙门。位于拉萨大昭寺北。乾隆十五年(1750),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因珠尔默特那木扎勒谋逆,召至衙署楼内诛之,后两大臣遇难,衙署楼房亦被乱党烧毁。十六年,诏于该处为遇难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