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俊

张俊

宣府前卫(今河北宣化)人。嗣世职,为宣府前卫指挥使。累升至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1499)以来历任都督佥事、总兵官、宣府镇守。有击败火筛入犯大同左卫功。武宗初立,寇乘丧大举进攻,战失利,征还。正德五年(1510)起用为代理都督同知,主管神威营操练。随后两年,充任副总兵,镇压刘六刘七齐彦名、庞文宣起义,实授都督同知。久之,卒。


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有才能,任尚书郎。曾拟劾奏郎官朱济、丁盛,反被诬告下狱,几乎被杀。邓太后赦其一死,遂上书致谢,文辞极为哀惋。


【生卒】:1086——1154

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初为弓箭手。高宗即位,擢御营前军统制。张俊派其兵败来犯之金兵,又与刘铸再败金兵,拜枢秘使。绍兴十一年(1141),力赞和议,追随秦桧,首请交出其所统兵,助桧诬杀岳飞。官至太师,封清河郡王。卒,追封循王。


【生卒】:?——1900

字杰三。与董福祥同乡。同治初年,同起事于安化,后同降附,领董字左营。参加金积堡、西宁、河州、肃州、乌鲁木齐诸战,后人关募立定远三营,攻克东、西四城。再率部征讨安集延叛侵,大破敌军。官都司、副将至提督,赐号“倭兴巴图鲁”。历任西宁镇、伊犁镇总兵,代董福祥充喀什噶尔提督,入京充武卫全军翼长。光绪二十六年卒谥壮勤。


【介绍】:

明宣府前卫人。嗣世职为本卫指挥使。弘治十二年以功进都指挥同知。旋以总兵官镇宣府。武宗初立,鞑靼大举侵扰,俊力疾迎战,兵败。征还,正德五年擢至都督同知,典神威营操练。刘六刘七军逼京畿时,与许泰、郤永遏之。以疾召还。


【生卒】:1382—1448

【介绍】:

明应天府江浦人,字俊明。县庠生。以能书征修《永乐大典》。书成,入太学。擢左军都督府都事,以事谪保安。荐起为德清知县,有惠政。


【生卒】:1086—1154

【介绍】:

宋凤翔府成纪人,字伯英。好骑射,负才气,起于诸盗。年十六,为三阳弓箭手。钦宗靖康至高宗建炎、绍兴间,与金人战,屡立奇功。曾讨江淮,平苗刘,破李成,皆著劳绩。绍兴十一年拜枢密使。知朝廷欲罢兵,首请纳所统兵,力赞议和。秦桧尽罢诸将兵权付俊。岁余无去志,桧使江邈论罢之。累封广、益国公,进封清河郡王,拜太师。与韩世忠、刘錡、岳飞并为南宋四大名将。然岳飞冤狱,俊独助桧成其事,为世所鄙。卒谥忠烈。


【介绍】:

东汉蜀郡人。安帝时为尚书郎。欲举奏朱济、丁盛立行不修,反为所陷,下狱当死。上书自辩,诏减死。俊复上书谢,当时皆哀其文。


【介绍】:

东汉蜀郡人。安帝时为尚书郎。欲举奏朱济、丁盛立行不修,反为所陷,下狱当死。上书自辩,诏减死。俊复上书谢,当时皆哀其文。


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有才能,任尚书郎。曾拟劾奏郎官朱济、丁盛,反被诬告下狱,几乎被杀。邓太后赦其一死,遂上书致谢,文辞极为哀惋。


猜你喜欢

  • 张丽华

    【介绍】:见张贵妃。

  • 郦权

    【介绍】:金临漳人,字元舆,号披轩。工诗,与王庭筠、党怀英齐名。世宗大定十年进士。官至著作郎。

  • 马眉

    【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子白,号雪渔。善写花鸟芦雁。卒年七十余。

  • 王翼孙

    【生卒】:?——1796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官湖北襄阳吕堰驿巡检。嘉庆元年,湖北白莲教起事时,率乡兵抵抗,战败被杀。

  • 崔文昇

    【介绍】:明人。宦官。神宗郑贵妃内侍。光宗立,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御药房。帝服李可灼所进红丸而死,史称“红丸”案。遂为言官交攻,谪南京。天启时,魏忠贤召为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崇祯初,斥为孝陵净军。

  • 谢仲温

    【生卒】:1222——1302字君玉,丰州丰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1252年在野狐岭见忽必烈。1256年为工部提领。后官至湖南宣慰使。【生卒】:1223—1302【介绍】:元丰州丰县人,字君玉。略

  • 严公素

    【介绍】:唐人。穆宗长庆元年,自前容管经略留后,拜容管经略使。上表请讨黄洞。韩愈建言,谓公素非抚御之才,恐以此而岭南未有宁时,穆宗不纳。后黄洞果连陷数州,岭南大乱。二年,以桂仲武代公素,公素入为秘书少

  • 林润

    【生卒】:1530—1569【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若雨。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临川知县,进南京御史。论劾无所避。四十三年冬,按视江防,查知严世蕃不赴戍所,与罗龙文多为不法事,驰疏劾奏,奉诏捕二人。官

  • 刘成

    灵壁(今属安徽)人。从耿炳文平定长兴,任永兴翼左副元帅。数次辅佐炳文打败张士诚兵。李伯升以十万众来攻,长兴城中仅七千兵,成率数十骑出西门,击败伯升兵,擒其将宋元帅,转战东门,被敌兵包围,战死。赠怀远将

  • 陈升之

    【生卒】:1011——1079字旸叔,初名旭。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第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知谏院,侍御史知杂事,枢密副使等。熙宁二年(1069),同制置三司条例司,与王安石共事。数月,拜中书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