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崔谦

    【生卒】:?—569【介绍】:名或作士谦。北周博陵安平人,字士逊。崔辩孙。北魏末孝明帝孝昌初为著作郎。从贺拔胜镇荆州任行台左丞。侯景军掩袭,战败奔萧梁。后归西魏,文帝礼之。累从征讨,至北周武帝保定二年

  • 完颜琮

    【生卒】:?——1194本名承庆,金显宗子。性宽厚好学,通晓女真汉文,善骑射、绘画、雕塑。机警清辩,轻财好施。大定中,封道国公、加崇进。章宗即位,授世袭猛安,封郓王,加开府仪同三司。明昌五年死,谥庄惠

  • 武善

    【生卒】:?——1644姓伊尔根觉罗。满洲镶黄旗人,噶盖之子。曾充任十六大臣之一,佐镶红旗。官工部参政。多次从军征伐,屡败明军毛文龙等部。顺治元年卒。【生卒】:?—1644【介绍】:清满洲镶黄旗人,伊

  • 佼长生

    南朝宋时人,祖籍广平(今河北曲周北)。初为县将,以有勇力召为府将。明帝时,为建安王刘休仁司徒中兵参军,以功封迁陵县侯。后官至宁蛮校尉卒,追赠征虏将军、雍州刺史。(,参见《南史》)【生卒】:?—469【

  • 张朝魁

    湖南辰溪人。又名毛矮子。遇乞者授以异术,以治伤科闻名。能以刀剖皮肉,去淤血于脏腑。又能续筋正骨。

  • 于公

    【介绍】:西汉东海郯县人。为县狱史,郡决曹,判案公正。犯法者对于公所决皆不恨。东海有孝妇,少寡无子,被太守冤杀。力争不得,托病辞去,郡中大为敬重,为之生立祠。

  • 赵光抃

    【生卒】:?——1643字彦清,九江德化(今江西九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时,巡蓟、辽军务,尽得边塞形势,战守机宜,列十二事以献。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密云。因告发中官邓希诏奸谋,反得罪,遣

  • 崔瓘

    【介绍】:唐清河武城人,字汝器。崔邠子。登进士第。文宗开成中,为司勋员外郎。后官至吏部尚书。

  • 王昕

    【生卒】:?—559【介绍】:北齐北海剧人,字元景。六世祖猛为前秦苻坚丞相。北魏汝南王元悦辟为骑兵参军,迁常侍。孝武帝或时袒露,与近臣戏狎,每见昕,即正冠而敛容。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迁秘书监。

  • 司马蕤

    字景回,司马攸子。出继辽东王。太康初,徙封东莱王。“八王之乱”时,投靠齐王冏,冏执政,加大将军、侍中。后又得罪于冏,被废杀。冏死,复封。【生卒】:?—301【介绍】:西晋河内温人,字景回。司马攸子。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