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叔智,魏郡邺(今河北临漳)人。少通经学。年十五上书大将军梁商,为其舅宋光理冤,因而知名。初仕郡,后举孝廉。任金城太守,为境内羌胡敬服。历官北海相、尚书仆射、廷尉等职。桓帝时封邺都亭侯。
【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字笠亭。诸生。工诗词。有《列国考》、《小石林集》。
【介绍】:明徽州府婺源人,字三石。诸生。幼好医学,竞以医名。有《三石医教》、《药性标本》。
【介绍】:见柳下惠。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北齐左丞相干孙。历仕北齐、北周。隋初为贝州刺史。自奉清苦。子食官厨饼,囚子于狱,杖一百,步送还京。法令严肃,治内千余人以罪配岭南,多死。家属哭诉,士文令人捕打,免官。后为雍州长
南朝梁人,祖籍江夏(郡治今湖北武汉)。为民间才子,善作乐府,又作鼓吹曲,为梁武帝所重,赐绢褒奖。【介绍】:南朝梁江夏人。乡里称其才,善为乐府,又作鼓吹曲,梁武帝以为才意新拔,赐绢十匹。
以训导官见帝,令写《王猛扪#论》,立即提升为陕西参政。不久令侍帝左右。帝令作《钟山赋》,受赐。在陕以廉洁谨慎著称。有人问陕西生产的金子是什么样子?观大惊道:“吾备位藩寮,何金之问。”观死,其妻子几乎无
【介绍】:唐僧。蜀中人。俗姓廖。与刘禹锡最善,宪宗元和、穆宗长庆两朝,并为内供奉。赐居安国寺红楼院。工诗,与当时诗人多有唱和。
南朝梁时人,字仲言,祖籍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时称为“何刘”。历为建安王记室、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卒,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参见《南史》)【生
【生卒】:949——1020字常之,开封(今属河南)人。太平兴国进士。历任淮南转运副使、知制诰、权判大理寺等。出知广州,以清廉闻。咸平初,拜参知政事。四年(1001)拜相,旋罢,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