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鲍胥
一作申包胥,或称王孙包胥。楚国大夫,出身贵族。前506年,吴军伐楚破郢,昭王出奔,楚国将亡。他入秦向秦君乞援,秦君派兵车五百乘救楚。楚乘机收集溃散兵卒,与秦军共同击吴,次年,败吴于稷。这时吴又发生王弟夫概争位事件,吴王阖闾于是撤兵回吴。昭王得以复国。
一作申包胥,或称王孙包胥。楚国大夫,出身贵族。前506年,吴军伐楚破郢,昭王出奔,楚国将亡。他入秦向秦君乞援,秦君派兵车五百乘救楚。楚乘机收集溃散兵卒,与秦军共同击吴,次年,败吴于稷。这时吴又发生王弟夫概争位事件,吴王阖闾于是撤兵回吴。昭王得以复国。
【生卒】:947——984字文化,本名光美,为宋太祖、太宗弟。建隆元年(960),授嘉州防御使。次年,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加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
【介绍】:唐魏州昌乐人。李义琰子。幼豪俊,善骑射,不治细行。拜监察御史,迁殿中尚书。上书忤旨,贬龙编主簿。
【生卒】:?—39【介绍】:东汉南阳人,字翁君。新莽末为河内太守,光武徇河内,乃降。为邓禹军师。从攻伐有功,封扶阳侯。建武十三年,位至大司徒。好直言,无隐讳,光武每不能容。尝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
【生卒】:?—1696【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觉罗氏。康熙八年,由一等侍卫授兵部督捕侍郎。三藩乱时,率军援广东,授镇南将军。旋以称病规避进兵,夺职。三十四年,再起为宁夏将军,讨噶尔丹。官至正蓝旗满洲
字汝翼,双流(今属四川)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由繁昌知县召为御史。正德元年(1506)上言斥刘瑾、丘聚、马永成等,众宦官大恨。时中官益横暴,他与同官朱廷声、徐珏上疏极力弹劾,欲将中官置重罪。
字宜之,真定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初为都统,后率众归附铁木真。为宁晋令,兼赵州以南招抚使。1215年在赵州大败金将李伯祥。1217年在唐阳西九门,巧胜金监军纳兰。次年拔束鹿,攻深州。后击败金将武仙对束
开封(今属河南)人。善骑射,应募隶军籍,从攻贝州王则起义军,穴城而入,以军功补神卫指挥使。又进击侬智高,获捷,擢荣州团练使、京城左厢巡检。英宗即位,为邓州防御使、步军都虞候。官至殿前副都指挥使。卒,赠
【介绍】:宋武宁人,字廷举。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历通判吉州,知江阴军。官至吏部侍郎,致仕。有《坦斋通编》。
【介绍】:姓或作耿。宋成都人,自号“玉垒山闲吟牧竖”。有《野人闲话》,太祖乾德三年成书,多记孟蜀时事。又有《牧竖闲谈》,多记奇器异物。
濠(治今安徽凤阳)人。从朱元璋渡长江,积功为都先锋。沉着刚毅有计谋。徐达甚器重他。克泰州,命守海陵,整顿军令,训练士兵,防卫甚严。平江下,取通州,升大都督府副使,移镇彭城,从克元都,命镇守燕山六卫,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