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韩瑗

韩瑗

【生卒】:606-659

雍州三原(今属陕西)人。博学有吏才。永徽六年由黄门侍郎迁侍中,曾上疏反对高宗废皇后、贬褚遂良。显庆初,受许敬宗等诬陷,贬振州刺史,卒于谪所。(,参见《新唐书》)


【生卒】:606—66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伯玉。韩仲良子。博学,晓吏事。太宗贞观时,为兵部侍郎。高宗永徽三年,擢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帝废王皇后,瑗泣谏不纳。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瑗为涕泣力救,帝愈不听。瑗忧愤表归田里,又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瑗通遂良谋不轨,贬振州刺史,卒。


【生卒】:606—66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伯玉。韩仲良子。博学,晓吏事。太宗贞观时,为兵部侍郎。高宗永徽三年,擢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帝废王皇后,瑗泣谏不纳。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瑗为涕泣力救,帝愈不听。瑗忧愤表归田里,又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瑗通遂良谋不轨,贬振州刺史,卒。


【生卒】:606—66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伯玉。韩仲良子。博学,晓吏事。太宗贞观时,为兵部侍郎。高宗永徽三年,擢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帝废王皇后,瑗泣谏不纳。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瑗为涕泣力救,帝愈不听。瑗忧愤表归田里,又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瑗通遂良谋不轨,贬振州刺史,卒。


猜你喜欢

  • 折德扆

    【生卒】:917——964世居云中(今山西大同)。仕后周历马步军都校、永安军节度使。宋初,破河东沙谷砦。建隆二年(961)来朝,待遇优厚,归镇。乾德元年(963),败北汉军于太原城下,擒其将领,次年卒

  • 乌古孙仲端

    【生卒】:?—1233【介绍】:乌一作吾。金女真人。本名卜吉,字子正。章宗承安二年策论进士。累官礼部侍郎。宣宗兴定四年,奉使蒙古求和,至中亚见成吉思汗而还。曾口述旅行经历,由刘祁记录,成《北行记》(见

  • 萧介

    【介绍】:南朝梁兰陵人,字茂镜。萧思话孙。博通经史,善属文。起家齐著作佐郎。入梁,历仕始兴太守、少府卿、都官尚书,有政声。博物强识,多所匡正,为梁武帝所重。军国大事,必先咨访。武帝太清元年,侯景于涡阳

  • 甄邯

    【生卒】:?-12西汉末新莽时人。孔光女婿。汉末任氂令,平帝时攀附王莽,为其心腹,迁侍中奉车都尉、封承阳侯。王莽居摄,为太保,任大将军领全国兵,镇压翟义的反莽活动。王莽称帝,以太保、后承承阳侯为大司马

  • 周观政

    【介绍】:明浙江山阴人。洪武间擢监察御史,监奉天门。阻女乐入内,中使谓有上命,执不听。已而帝亲出宫云:“朕已悔之,御史言是。”后累官至江西按察使。

  • 赵舒翘

    【生卒】:?—1901【介绍】:清陕西长安人,字展如。同治十三年进士。光绪间官至刑部尚书,充军机大臣兼任顺天府尹。义和团起,赴涿州探虚实。迎合端王、刚毅,主抚用拳民。八国联军陷京,随慈禧太后至西安。和

  • 于作霖

    【生卒】:1632—1686【介绍】:清山东昌邑人。顺治十一年举人。官安远县知县。有《安远县志》、《入闱记事》、《自纪政略》。

  • 李守礼

    【生卒】:?-741本名光仁,贤子。垂拱初封王。后以父获罪,幽闭宫中十余年。神龙初授光禄卿同正员,并进封邻王。性喜弋猎、伎乐、戏谑。开元初曾历虢、陇六州刺史。(,参见《新唐书》)【生卒】:672—74

  • 卫一凤

    【生卒】:1551—1634【介绍】:明山西阳城人,字伯瑞。万历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知绍兴、青州府,有廉明声。四十年,官郧阳巡抚,陕西民变,遣人劝喻解散。累进南京刑部尚书,改兵部。天启初,见魏忠贤

  • 窦静

    【生卒】:?—635【介绍】:唐扶风平陵人,字元休。窦抗子。高祖武德初累转并州大总管府长史。表请屯田太原,岁收粟十万斛,诏检校并州大总管。又请断石岭以为障塞。太宗时改夏州都督。破突厥有功,再迁民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