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恂
字仲孚,崇德(今浙江北部)人。向临川吴澄学《易》,著《大易传义》,学者称赞。元至正中,授温州路学正。洪武四年(1371)科举取士,他任考官。十五年,八十多岁,由于礼部主事刘庸推荐,命他为文华殿大学士。以年老有病推辞不受。
【介绍】:
元明间浙江崇德人,字仲孚,号环中老人。元末进士。从吴澄学《易》。元顺帝至正中,以荐授温州路学正。明洪武初,召为会试同考官;试事毕,辞去。十五年,召拜文华殿大学士,时年已八十余,以老病固辞。学者称西溪先生。有《学易举隅》、《西溪漫稿》。
字仲孚,崇德(今浙江北部)人。向临川吴澄学《易》,著《大易传义》,学者称赞。元至正中,授温州路学正。洪武四年(1371)科举取士,他任考官。十五年,八十多岁,由于礼部主事刘庸推荐,命他为文华殿大学士。以年老有病推辞不受。
【介绍】:
元明间浙江崇德人,字仲孚,号环中老人。元末进士。从吴澄学《易》。元顺帝至正中,以荐授温州路学正。明洪武初,召为会试同考官;试事毕,辞去。十五年,召拜文华殿大学士,时年已八十余,以老病固辞。学者称西溪先生。有《学易举隅》、《西溪漫稿》。
【生卒】:?-953范阳(郡治今北京)人。后梁开平年间举进士,与同年进士相诟,被人称为“相骂榜”。后唐时任兵部郎中,屡上书,词理浅陋。后晋时任秘书监,失众望,辞职。退隐阳翟,自称具茨山人。年八十余卒。
【生卒】:?—1393【介绍】:明凤阳人。孙兴祖子。袭武德卫指挥使,久之,历都督佥事。洪武二十一年以右参将从蓝玉北征,至捕鱼儿海,论功封全宁侯。谨敏有儒将风,从征楚、蜀,进兼太子太保。旋从冯胜练兵山西
【介绍】:明浙江湖州人。能诗,工画,长于山水。隐居天目山四十余年。
【生卒】:375—443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善琴书、精于玄理,后信佛教,入庐山与释慧远学佛学,为兄逼归。晋、宋朝廷屡征辟,皆不应。元嘉二十年病卒。(,参见《南史》)【生卒】:375—4
【介绍】:明安徽休宁人。为嘉庆初休宁县名医。子丁瓒,传其业。
【介绍】:元真定路藁城人。董士元子。泰定三年,累迁南台侍御史,官至中书参知政事。谥肃诚。
【生卒】:924—971【介绍】:五代时徐州人,字子通,小名雨师。李昪第四子。南唐开国后,封寿阳郡王,进宣城王。李璟时,封鄂王,改燕王,再徙齐王。性刚毅,然不历军事。保大末,以元帅督师淮南,军政皆委监
【生卒】:?——1201字谦仲,庐江(今属安徽)人。乾道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官、起居舍人、礼部尚书等。拜参知政事。光宗即位,擢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拜枢密使。嫉恶敢谏,论时政阙失,切中要害。宁宗即位。为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肃之,号坦庵。明崇祯元年进士,官少詹事。清顺治间荐补翰林学士,以江南科场案事谪戍宁古塔,捐资赎还,改号甦翁。卒年七十左右。有《宁古塔志》、《方詹事集》。
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绍熙进士。累官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进献灭全之策。迁军器少监、升太常少卿,擢礼部侍郎,以守礼部侍郎致仕,卒。著有《性善堂文集》。【介绍】:宋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