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三体唐诗

三体唐诗

宋周弼编,元释圆至注。一名《唐三体诗》,又名《笺注唐贤三体诗法》。周弼,字伯弱,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约生活于宋理宗时,著有《端平诗隽》。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三体唐诗》,六卷。专选唐人七绝七律五律,故名“三体”,各体又分格,七绝分七格,七律分六格,五律分七格,诗以格之顺序编排。书前有《选例》,而无《序》。周氏选诗尤重晚唐,又锐意于诗法探究,故颇遭后人非议。圆至之注有双行夹注,亦有尾注,时有题解,亦有不注者。清高士奇又有补注。因后人多有纂释、补正,故传世版本极多,较通行者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朗润堂校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均有高士奇补注)。

选集。一作《唐三体诗》。宋周弼编。六卷。是书专选唐人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谓之三体,各占二卷。编选之旨,在于研讨律诗的作法。编者把律诗句法分为虚实二种,写景是实句,抒情是虚句。认为一首律诗的八句,必须虚实搭配得好。根据这一观点,周氏把七言绝句分为七种格式,七言律诗分为六种格式,五言律诗分为七种格式。根据所分之格选诗,故不按诗人时代先后编次,而以格之顺序排列,所选多中、晚唐人作品。书前载有《选例》而无序。是书历元代至明嘉靖以前,成为家传户诵的唐诗选本,自王世贞、李攀龙等,倡诗必盛唐,书遂不为人所重。各家诗话,多有论及,毁誉不一。周氏此书重在律诗句法,意在挽救当时江湖派东流油滑之弊,但把作诗方法归纳成许多定格,不免流于细碎机械,既不能穷诗之变,反成作诗之桎梏。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谓元大德九年(1305年)方回曾为《三体唐诗》作序,并录序全文。此书最早有元释圆至注释,书名《唐诗论》二十一卷,《四库》入存目。书前正有大德九年方回序,瞿佑所见者,当即此本。又有清高士奇等补注。

猜你喜欢

  • 陆晕

    【介绍】:见陆翚。

  • 丘为

    【生卒】:703?—798?【介绍】:嘉兴(今属浙江)人。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二年(743)进士。与王维、刘长卿相友善。历官主客郎中、司勋郎中、太子右庶子,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事继母至孝,闻名于

  • 袁参

    【介绍】:唐代文学家。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生卒年不详。曾上书姚崇,当为玄宗开元前期人。《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其《上中书姚令公元崇书》。

  • 芳岁

    指农历岁首之月。亦指芳春或盛年。白居易《和寄乐天》:“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

  • 张沈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诗薮·杂编》卷二、《唐音癸签》卷三〇等均列为五代人。有《一飞集》三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 科斗

    ①科斗文字。亦泛指古文字。刘言史《放萤怨》:“架中科斗万馀卷,一字千回重照见。”②指科斗形的营帐。崔湜《大漠行》:“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

  • 沈回

    【介绍】:大历中曾应进士试,建中三年(782)至贞元十五年(799)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行军司马、检校刑部员外郎等。十八年曾至成都。《全唐诗》存诗1首。

  • 元昉

    【介绍】:事迹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 顿了

    佛教语。即顿悟。皎然《赠李中丞洪》:“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参见“顿悟”。

  • 轩辕集

    【介绍】:晚唐道士。生卒年、籍贯不详。自称大历初年栖“朱明之野”。武宗时,以山人进。宣宗即位后,被流放岭南,居罗浮山,称罗浮山人。大中十二年(858)奉诏抵长安。宣宗问长生之术,集答以“彻声色,去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