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刘禹锡

刘禹锡

【生卒】:772—842

【介绍】: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中山(今河北定州),出生在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十一年,授太子校书。后入杜佑幕任掌书记,调渭南县主簿,入朝为监察御史。“永贞革新”,他是王叔文集团的核心人物,任屯田员外郎。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司马。后奉召回朝,旋因玄都观诗得罪权贵,出历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前后度过了22年的贬谪生活。入朝历主客、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士,又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直到开成元年(836),方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因称“刘宾客”。后迁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世又称“刘尚书”。新、旧《唐书》有传。刘禹锡是著名的哲学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并称“刘柳”。他又是唐代文人词的主要作者,更是杰出的诗人,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精炼含蓄,骨力豪劲,韵味隽永,富有哲理。并注意向民歌学习,清新自然,脍炙人口,流传颇广。现存诗800余首,《全唐诗》编为12卷。有《刘梦得文集》行世。

【生卒】:772—842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其家因避安史之乱居苏州嘉兴(今属浙江),禹锡生于该地。早年客居江南,曾从皎然灵澈学诗。贞元六年(790)西游长安。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795),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800),辟徐泗濠节度掌书记,改淮南节度掌书记。贞元十八年(802),调补渭南县尉。次年迁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为同僚。永贞元年(805)转屯田员外郎,与柳宗元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宪宗即位后,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任职期间,作《聚蚊谣》等讽谕诗多篇,及《天论》等,并开始学习民歌。元和九年(814)奉诏返长安,因作《戏赠看花诸君子》语涉讥刺等,贬连州刺史。后以丁母忧去职。连州所作诗,《平蔡州》等咏写时事,《插田歌》等表现出对风土民情诗创作的热情。长庆元年(821)授夔州刺史。在任学习当地民歌作《竹枝词》等,取得重要成就。长庆四年(824)调任和州刺史,赴任时作《西塞山怀古》,在任时作《金陵五题》等,使其咏史怀古诗创作臻于高峰。大和元年(827)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后迁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大和五年(831)出为苏州刺史,有政绩。历汝州、同州刺史。开成三年(838)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任与白居易交往唱和甚密,并称“刘白”;曾依白居易《忆江南》词曲拍填词。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禹锡是唐代为数不多的诗文成就俱著的作者之一。所作《董氏武陵集纪》论诗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其诗远绍风骚,近宗盛唐,继大历予以新变,在中唐韩孟元白两派外自成一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晚唐杜牧等及宋代苏轼、黄庭坚等均曾受其影响。诗歌内容主要有酬和、讽谕、感遇、时事、咏史怀古、风土民情等类,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注,对迫害革新者的强烈愤慨,对个人坎坷的深沉感慨和不甘屈服,对民风民情的热情咏赞,大多情意厚重豪健,识见深刻高超。艺术上,取境优美,善用典实,韵味深长,笔调深沉含蓄,语言工炼畅丽,气势雄健矫拔。各体均有佳作,近体优于古体,七绝最工,可以方驾盛唐。总体成就,咏史怀古诗最高;而学习民歌的风土民情诗,居唐人同类作品之冠,影响尤大。文章博采众长,兼备各体,内容深广,见解卓越,征引渊博,文词宏丽,气机畅达,尤长于说理。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响应者,李翱称其与柳宗元同为韩愈“伦辈”。有文集四十卷,原为作者亲编,《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后散逸十卷,宋代宋敏求辑遗逸诗文为《外集》十卷。传世版本中,《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和《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版《刘禹锡集》较完备。笺注本有瞿蜕园撰《刘禹锡集笺证》。事迹见《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卞孝萱有《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研究》、《刘禹锡评传》等。罗联添有《刘梦得年谱》。

卞孝萱、吴汝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的一种。此后十余年来,大陆与台湾已再版多次。本书的撰写目的是介绍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政治思想、创作过程与艺术成就等,以知识性为主,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该书文笔生动,语言简炼优美,又很有力度,颇受读者喜爱。因而出版之后影响很大,显然超出了作者撰写时的初衷。但此书部头较小,吴汝煜后来所作的《刘禹锡传论》就是以此为基础扩充而成,对刘禹锡作了全面介绍,以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使用。二书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互相参看。

猜你喜欢

  • 内史

    ①指西晋陆机。陆机曾为平原内史,故称。韩栩《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②指东晋王羲之。王羲之曾任临川内史,故称。因王羲之善书法,故用为咏书法之典。王维《故人张諲工

  • 蔡昭侯

    春秋时蔡国国君,朝楚时,献给楚昭王一佩一裘,而自留一佩一裘。楚相子常向其索要,蔡昭侯不许,子常在楚王面前进谗言,蔡侯被楚羁扣三年。见《左传·定公三年》。后因以“蔡昭侯”为咏滞留外地思乡之典。钱珝《江行

  • 萧意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玉台后集》选录其诗,当为天宝以前人。《全唐诗》存诗一首。世次据《初唐诗纪》卷五九。

  • 一颦一笑

    谓不高兴时或喜悦时的表情。《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权德舆《杂兴五首》之一:“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 百兽率舞

    群兽随着音乐相率起舞。形容音乐美妙和谐。亦作“百兽舞”。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六:“无因随百兽,率舞奉丹墀。”范传正《范成君击洞阴磬》:“何须百兽舞,自畅九天情。”

  •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介绍】:岑参《送崔子还京》诗句。交河,唐郡名,故址在今新疆吐鲁蕃西北五公里处。二句在边地雪里送归的特殊背景下和充满激情的直抒胸臆中,表现了作者惜别、思归的悲愁,情真意切,格外动人。

  • 于祐

    【介绍】:僖宗时儒士。曾于御沟中得一红叶,上有题诗,于祐遂作2句答之,置于御沟上流水中,入宫中,其诗复为题诗宫女韩氏所得。后韩氏出宫,依河中贵人韩泳家,于祐适为韩泳门客,遂结为夫妻。《全唐诗补编·续补

  • 上阳宫

    唐代宫殿名。唐高宗时建,故址在洛阳皇城西南隅。唐玄宗曾以为行宫,杨贵妃专宠后,后官之人无复进幸,有美色者辄置别宫,上阳宫是其一处。杜牧《洛阳秋夕》:“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 王季友

    【介绍】:唐代诗人。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七。家贫,隐于近洛山中,自耕自刈,卖药贩履,聊以度生。肃宗上元元年(760),曾随华阴县令王宥、处士张彪等同诣华岳祠,刻石题名。代宗宝应初,

  • 断年

    犹整年。白居易《听田顺儿歌》:“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