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城南联句

城南联句

联句。唐韩愈作。元和元年(806)秋,韩愈自江陵召还国子博士时与孟郊联句于长安。联句之体,晋陶潜、南朝谢朓、何逊及唐李白杜甫集中皆有,然多短篇小制,或联句者笔力悬殊,仍为各人之制。至韩孟,联句之体不特量多、篇幅长,且笔力相埒,蔚为壮观。此篇则为韩孟联句中篇幅最长(一百五十余韵)、铺张最甚者。方世举云:“此诗……历叙城南景物,巨细兼收,虚实互用,自古联句之盛,无如此者。”(《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又云:“韩孟才力不相上下,……二人相合,乃争奇至此,则其交济之美,有互相追逐者。”(同上)诗始由郊行写起,至长安城南——丘墟、景物及皇都之壮、民物之盛、僧舍幽奇、高门鼎贵,无不尽历,凡耳目之所闻所见,如丝联绳牵,络绎不绝。全诗体物极工,抒词极雅,又竞为奇语、僻字险韵,其堆砌铺排,一如《三都》、《两京》。朱彝尊称:“惊人句层出不竭,非学富五车,才几八斗,安能及此?”(《批韩诗》,《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引)赵翼则云:“层叠铺叙,段落不分,则虽更增千百字,亦非难事,何必以多为贵哉?”(《瓯北诗话》卷三)又,联句诗,传为汉《柏梁诗》者,人各一句,每句押韵;韩孟之前则多人各一联。此篇则创为一人唱句、一人对句、更唱迭对之法。后世联句者遂多效之,殆成为联句定式。

猜你喜欢

  • 孙定

    【介绍】:字志元。唐末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屡试不第,心情郁闷以至晚年纵酒,无所成而终。作诗千余首,多毁于战火。《全唐诗》仅存其景福二年(893)下第所赋《寄孙储》诗1首。

  • 唐人万首绝句选

    清王士禛编撰。王氏以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颇多讹舛总杂”,故加删简而成此书。共七卷,选唐诗人264家,五七言绝句895首。前有自序和《凡例》。《凡例》中除谈及编选此书的缘由,且对各名家绝句多有论述。

  • 朱元

    【介绍】:晚唐时池州刺史孙愿家戟门门子,以年久不得提拔而尝候孙愿于道左,献诗以讽。《全唐诗》仅存此诗。

  • 张文姬

    【介绍】:唐代女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殆中、晚唐人。鲍参军妻。长于五绝,所作咏物寓怀,情致深婉。有诗名。《又玄集》录诗二首。《全唐诗》存诗四首。事迹见《又玄集》卷下。

  • 灵山

    ①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刘禹锡《送僧元暠东游》:“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②指景致优美的山。高适《宴韦司户山亭院》:“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杜牧《望少华三首》之二:“时名竟是无端事,

  • 段全纬

    【介绍】: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中居成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幕从事。咸通元年(860)官右庶子。有《段全纬集》二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已佚。《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其文及《资治通鉴考

  • 底处

    何处。杜甫《舟泛洞庭》:“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 小仪

    唐代礼部主事的别称。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 匣剑

    ①匣中的宝剑。杜甫《又上后园山脚》:“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②指怀才待用或人才被埋没。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参见“匣中鸣”。

  • 贺兰暹

    【介绍】:见贺兰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