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的合称。李峤与苏为同里,时号“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并号“文章四友”。其后诸人没,李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多取法焉。《新唐书·杜审言传》云,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
林继中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赵次公注是杜诗第一部较为准确、丰富、有一定深度的全注本,在宋代享有盛名,南宋的集注本都有引录。但赵注原本自南宋中叶后逐渐亡佚。1916年,傅增湘发现了赵注的后
【介绍】:白居易作于大和五年(831)在洛阳河南尹任上。诗的上半描写了自己新制绫袄的轻柔,保暖,漂亮;后半笔锋一转,想到了饥寒贫苦的百姓,以及自己身为一方长官“一身独暖”的惭愧;最后发出了“争得大裘长
【介绍】:张籍作。一作《宿江上馆》、《宿江上》、《宿溪中驿》、《次刘长卿旅舍韵》。诗前二联描写驿站夜景,后二联抒发旅中乡思。夜景之静美与思情之深沉浑然交织,平直中见深挚,故清人潘德舆誉为“绝唱”(《养
【介绍】:皇甫冉作。淮阴,今属江苏。诗写淮阴荒凉之景和鼓角之音,对中原战乱表示了极大忧愤。清金圣叹评云:“伤心男子仰怀故迹,俯伤近事,于楼上极大无奈也。”(《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三)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多以紫阳为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代周义山号紫阳真人。因亦用以泛指仙人、道士。钱起《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之二:“托君紫阳家,路灭心更远。”
【生卒】:847?~903【介绍】:字子华,行大,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新唐书》有传。力学富文词。曾隐居茅山西,又徙居长洲(今江苏苏州)。二十年不第,然才名卓著,同辈事之如先达。昭宗龙纪元年(8
【介绍】:李绅《古风二首》其二诗句,言人们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浸透着农民的辛苦,反映出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阶级剥削的愤懑。含意深远,几近格言,向来脍炙人口。
【介绍】:朱庆余《送盛长史》诗句。上句写送别景色,下句写被送之人水行所见之景。诗句以“暗”形容枫叶,是言其色深;以“明”形容藕花,是言其色浅。秋日特色借这一明一暗的红花红叶突现出来。
即汝南鸡。刘禹锡《平蔡州三首》之二:“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参见“汝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