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注解商榷

杜诗注解商榷

徐仁甫著。全书依仇兆鳌《杜诗详注》卷次为序,对其中200余首诗中的虚词、语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个人的见解,对理解杜诗很有补益。研究杜诗之虚词语法,前人论及甚少,该书实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极有学术价值,1979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香港中华书局翻印。后作者又依前例,补撰约200条,名曰《杜诗注解商榷续编》,198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初食笋呈座中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以“初出林”的嫩笋比喻初入仕途的自己,以设想“皇都”长安附近的竹林应有“无数”的嫩笋来指人才汇集首都。竹笋能长成高入云霄的翠竹,人才也应培养,岂忍糟踏。既抒发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 伐木诗

    指《诗·小雅·伐木》。后常借以咏友情。张九龄《酬王六寒朝见诒》:“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亦作“伐木咏”、“伐木吟”。权德舆《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难成独酌谣,空奏伐木吟。”权德舆《酬陆四十

  • 本韵

    诗歌押韵时用同一韵部的字作韵脚,称用本韵。用本韵一韵到底是律诗押韵的基本要求。由于律诗的首句可不押韵,故首句多有用与本韵相邻的另一韵部的韵字,而不为出韵。

  • 王羡门

    【介绍】:玄宗时人。开元十三年(725)曾撰泸州刺史康玄辩墓志。《全唐诗》存诗1首。

  • 杜甫草堂诗选

    师野选注。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为《杜甫草堂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本书选录了杜甫居住草堂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所写的240余首作品中的近半数诗作,每篇后都有说明和注释,基本反映出杜甫居草堂时

  • 卓家

    指西汉蜀中临邛富民卓王孙家。后以“卓家”为咏蜀地之典。耿?《送蜀客还》:“卓家人寂寞,扬子业荒残。”

  • 非类

    犹异类。不同种类。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

  • 铜盘钓鱼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放云:‘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 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介绍】:李正封《赏牡丹》逸句。天香,天外之香,形容牡丹香之奇异;国色,一国之色,形容牡丹色之浓艳。朝,早晨。酣酒,醉酒。二句以“染衣”为衬托,以“酣酒”为比喻,从色、香两个方面极写牡丹的高华富贵。后

  • 露槿月中落,风萤池上分

    【介绍】:卢纶《秋夜寄冯著作》诗句。槿,木槿,花期短促,朝开暮落。月中,月下。分,分向而飞。二句描写秋天月夜下的闲静景象,充满生命韵律,并表达了怀念友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