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约于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作。此诗写作者月夜闻山中吹笛之声,遂联想到《关山月》、《折杨柳》、《武溪深》、《胡笳声》等笛曲以及有关典故,描绘出一片明月关山景色,并巧妙地抒发了淹留殊方的
①匈奴王号。后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李乂《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日逐滋南冠,天威抚北垂。”②逐日,每天。唐彦谦《游南明山》:“几度
亦作“少昊司”、“少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主秋之帝。见《礼记·月令》。唐诗中常用以指代秋天。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韩愈《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见寄》:“
【介绍】:见慧寂。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峰峦起伏雄伟,挺秀幽深奇特,素有“峨眉天下秀”美誉。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
【生卒】:773—819【介绍】: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子厚。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终柳州(今属广西)刺史,世称“柳柳州”。在推动古文运动和古文创作上与韩愈齐名,人称“韩柳”;又因与刘
指汉将李广。李广被废为庶人,屏居山中射猎,一夜骑马至灞亭,为军尉呵斥。广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竟止广宿亭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后以“灞陵老将”为失势受辱之典。罗隐
你们。罗隐《代文宣王答》:“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须读典坟。”
山名。在洛阳北。汉、魏、晋王公贵族多葬于此。张籍《北邙行》:“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后世常借指墓地或咏死亡之事。权德舆《哭刘四尚书》:“音容无处所,归作北邙尘。”
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本指科举登第。后用以比喻境遇突然变好、地位迅速提高。金元好问《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亦作“平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