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沈佺期作于被贬驩州途中。平昌,一作“昌平”。自然山水是中国文人疗疾的良方,仕途的郁闷常常借助鸟鸣泉喧去冲刷,佺期此作用意亦在此处。“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之句豪气干云,为本篇最为精采之笔,
【介绍】:杜牧作。新定,郡名,即睦州,治建德县(今属浙江)。杜牧于会昌六年(846)九月由池州刺史改授睦州刺史,赴任途中而作此诗。诗写赴任时所感,首句用东汉张纲的典故。张纲字文纪,因弹劾权奸梁冀及其弟
【介绍】:张泌作。据《词苑丛谈》卷七引《词品》云:“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即指此二诗。诗人与情人多年不见,偶于梦中相会,遂作诗以抒发感慨之情。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后用以喻碰壁,进退两难。王昌龄《咏史》:“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亦称“声对”。指诗句中的某一词从字面上不能构成工对,借用它的谐音字即相对,诗义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不以谐音字解释,称为借音对。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之一:“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楠
乐维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10.4万字。全书由五十余篇散文组成,描述了种种与唐诗有关的音乐轶闻。分玉笛篇、古琴篇、琵琶篇、觱篥篇、拍板篇、歌咏篇、乐伎篇、制乐篇、知音篇,合计九篇。行文活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家于洛阳(今属河南)。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元和七年(812)为太常博士。历祠部员外郎、某部郎中。宝历元年(825)为国子司业。大和二年(828)为卫尉少
【介绍】:唐代诗人。字极浦。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昭宗时在世。大顺三年(892)进士。《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
形容事物消散迅速。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生卒】:764—839【介绍】:唐代散文家、诗人。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排行十六。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八年(792)登博学宏词科,补校书郎。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