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车胤勤奋好学,家贫无烛,夏夜则捉萤火虫以练囊装盛,映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用以指勤奋苦学。李中《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
【介绍】:李白作。《乐府诗集》卷七二列入《杂曲歌辞》。《楚辞》中有“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十九首》中有“与君生别离。”后人拟之,梁简文帝有《生别离》,刘宋吴迈有《长别离》,李白改为《远别离》。天宝后
见“鲈鱼脍”。
孔子与周公的合称。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清杜诏、杜庭珠编。一名《唐诗叩弹集》。杜诏(1666~1736),字紫纶,锡山(今江苏无锡)人。庭珠,字诒谷,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均生活于清康熙年间。《中晚唐诗叩弹集》,正集十二卷,续集三卷。专选长
【介绍】:字东蟾,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好读书,不乐仕宦。中和间曾以诗贺邓璠任袁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古城名,今江苏镇江市。三国吴时称京城,迁都建业(今南京)后,改称京口。武元衡《送陆书记还吴》:“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刘禹锡《送从弟郎中赴浙西》:“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
【介绍】:雍陶《题君山》末二句。诗题一作《洞庭诗》。君山,又名湘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处。诗句借神话传说将湖心的青翠君山比拟成水仙的镜中青黛,给翠山碧水笼罩上神奇的面纱,使秀丽的山水
【介绍】:顾况作。以细腻的笔触,从视觉、听觉、心理等角度具体地描绘山中夜宿时的亲切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追求。
犹莲府。美称幕府。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谋略久参花府盛,才名常带粉闱香。”参见“莲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