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间。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代人。撰有《文选著作人名目》三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二》目录类,《宋史·艺文志八》作《文选名氏类目》十卷。作品已佚。
即和氏壁。亦用作怀才不遇之典。孟郊《答姚怤见寄》:“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亦作“楚家玉”。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参见“和氏玉”。
【介绍】:字协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约中宗至玄宗天宝初年在世,历任左拾遗、左补阙、右台殿中侍御史、司勋郎中、颍王府长史等,卒年八十余岁。以直言敢谏见称,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收诗1首,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谓梅子成熟落下。有,助词。因后面有“求我庶士”,故后以“摽梅”指女子已到婚嫁年龄。郑世翼《看新婚》:“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
据《穆天子传》卷一载:穆天子西征,至于河伯无夷的都城阳纡之山,“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劳用束帛加璧。……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周观天子之宝器,曰天子之宝;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后因以
《尚书》篇名。是商汤灭夏,定都毫时所作的诰训。后亦泛指帝王的诰命。杨巨源《上裴中丞》:“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
【介绍】:赵嘏作。故山,《全唐诗》题注:“一作‘旧山’,一作‘故人’。”故山,指故乡。诗抒为客之愁。前二联追忆故园春秋景致,情思缥缈,令人神往。后二联抒写羁旅愁绪,同时寄寓沉沦不遇的悲哀,词极凄切,意
指羊祜。晋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于岘山置酒高会,故称。后亦美称襄阳的长官。韩愈《送李尚书逊赴襄阳八韵得长字》:“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诗学术语。指诗歌创作的正确原则。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唐人的诗论。卢照邻《乐府杂诗序》:“伯功衰而诗道缺。”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不量才力,欲扶起之。”从上下文看,他所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