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外纪闻

中外纪闻

清末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报纸。初名《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创刊。出到四十五期时,因与外国传教士办的《万国公报》同名,被诘问,于是从四十六期起,即从12月16日(十一月一日)起改名《中外纪闻》。由强学书局木刻活字印刷出版,两日刊。梁启超、麦孟华等编辑,并有英国人李提摩太参与。此报以编译西电西报、报道中外政治新闻为主要内容,刊载康、梁执笔的“时评”和附在新闻后的编者按语,以开阔视野、改变士大夫不通外国政事风俗的闭塞状况、宣传变法图强为目的。每期刊行约两三千份,随《邸报》附送给在京官员。强学会成立后,即为该会会刊,到1896年1月20日(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与强学会一起被查封,共出了十八期。

猜你喜欢

  • 昌邑坚壁战

    汉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重要战役。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奉命出击吴楚,出发前对景帝说:楚兵剽悍,不可与争锋,只能命令梁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坚守,以断绝吴楚的粮

  • 南学会

    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唐才常、谭嗣同发起,于1898年2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一日)成立,在长沙设总会,县设分会。南学会的宗旨是: “讲爱国之理,求救世之法”。每月讨论四次,

  • 吴淞之战

    ***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吴淞位于黄浦江、长江汇流入海处,扼江海咽喉,筑有东西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驻守西炮台,参将崔吉瑞等驻守东炮台。1842年6月16日(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英军进攻吴淞。两江总督

  • 李志甫起义

    元末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漳州南胜县(今福建平和)人。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六月,李志甫聚众起义,包围漳州城(今福建漳州市)。元将搠思监与战,被起义军击败。元政府急令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别不花

  • 宣王中兴

    旧史认为,周宣王统治时期,能挽救自厉王以后周王朝出现的颓势,追复文王、武王和周公的业绩,使周王朝一度趋于稳定,可称得上是“中兴”。《史记·周本纪》说: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

  • 摩尼教

    伊朗古代宗教之一。旧译明教, 明尊教、末尼教、牟尼教。三世纪由摩尼创立。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波斯摩尼教高僧拂多诞来长安 (今陕西西安),始在中原地区传播。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曾定为国教

  • ?葛之战

    春秋初年周王室与郑国发生的一次战争。周平王时,郑武公和郑庄公相继任周王朝卿士,把持朝政,引起平王不满,平王企图用虢公分郑伯之政。后来,双方用交换质子的办法以求矛盾的缓解,但相互间并不信任 (参见“周郑

  • 宋申锡案

    唐文宗本想用宋申锡诛灭宦官,结果宋申锡反被宦官诬陷一案。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李宗闵推荐牛僧孺共同为相,牛党掌权,依附于宦官, 排挤李党,文宗乃选用宋申锡为相,密谋诛灭宦官。大和五年,宋申锡引吏

  • 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吞并中国东北的侵略计划。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梦想建立一个“俄罗斯——中华帝国”。其子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加紧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扩张活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

  • 黄门省

    官署名。即门下省。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黄门省,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