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绿林起义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织饥民发动武装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数月间达七、八千人,史称为绿林兵。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牧发兵二万围攻绿林,王匡等出山迎击,大破官军,起义队伍发展到五万余人。地皇三年绿林山中疾疫流行,起义军分兵转移出山,王常等西入南郡(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王匡等北进南阳,号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等聚众举义,号平林兵。刘縯刘秀等聚七、八千人举义,号舂陵兵。地皇四年,绿林众至十万人。为统一号令,立汉宗室刘玄为帝,复汉国号,建元更始,出兵围攻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并分兵攻拔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今河南郾城)诸县。王莽为挽回战局,命王邑、王寻等统领四十二万甲士,号称百万大军,攻打绿林兵。王凤、刘秀等人巧妙用兵,里应外合,大破王莽军,取得了昆阳(今河南叶县)之战的胜利。之后,绿林分兵两路,王匡等人率兵北向攻入洛阳,申屠建等人西进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取长安(今陕西西安),推翻新莽政权。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迁长安后, 日益腐化,委政亲信,又诛杀农民军首领申屠建等人,以致内部分裂。绿林兵部分将领与赤眉军汇合,再次攻入长安,刘玄向赤眉军投降,更始政权亡。绿林军分化为数部,融合于赤眉军或刘秀军中。

猜你喜欢

  • 治安策

    汉文帝时贾谊提出的削弱诸侯王力量的奏疏。西汉建立后,刘邦错误地认为秦因未封立子弟为枝辅,因而二世而亡。于是他在削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帝时这些诸侯王壮大起来,对朝廷形成严重威胁。

  • 石门之战

    战国中期秦与三晋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进行的战役。周显王五年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派章��与三晋(仅指魏)之师战于石门,秦大胜,斩首六万,周天子亦使人祝贺。

  • 民政长

    官名。辛亥革命后,各省置民政长,为一省行政长官。1912年尚无统一制度,经北洋政府任命民政长的只有山西、湖北、四川、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从1913年初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开始,各省

  • 武宗灭佛

    参见“三武灭佛”。

  • 海陵改制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 “疏忌宗室”,先后以“谋反”罪杀完颜秉德、唐括辩、宗本、宗懿、撒离喝、宗义等女真贵族,吸收一大批汉、奚、契丹、渤海等族封建士人参政,同时大力改革政治军事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其主

  • 安西都护府

    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隋末唐初,西突厥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唐和西域的联系被隔绝。东突厥灭亡之后,唐开始和西突厥展开争夺西域的斗争。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降伏吐谷浑,打通了向西域用兵的

  • 镇南关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钦廉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派黄明堂为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都督,与王和顺、关人甫等到广西边境活动,准备发动起义。12月2日(十月二十七日)黄明堂率乡

  • 身丁钱米

    十至十三世纪出现于我国的一种人丁税。始于五代时南方各国。入宋,除四川地区外,南方各路不论主户、客户,均按身丁每岁征收钱米。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曾下诏蠲除两浙、福建、荆湖、广南六路身丁钱,

  • 霍光辅政

    汉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霍光,于汉武帝时以兄霍去病被保任为郎。后为奉车都尉。征和二年(公元前87年)受武帝托孤之重任,以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被封为博陆侯。政事一决于霍光。他奉行汉武帝

  • 禹会塗山

    传说禹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召集的夏、夷各部落首领的大会。据《左传》记载,参加大会的部落首领有上万人,并且在会上都以玉帛向禹朝贡,行臣服礼节。这次大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