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鲁三分公室

鲁三分公室

春秋中期鲁国的军制改革。鲁国原有上、下二军,皆属于公室,称“公乘”。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 由执政季武子建议,鲁国设立三军(增设中军),将原属公室的公乘,改由鲁国三家贵族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领有,三家各得一军的统制权。为了重新组织军队,三家都毁弃原来公乘的编制,季孙氏对于分给自己的公乘中提供力役的人不再征收军赋,不提供力役者则加倍征收军赋;孟孙氏将分给自己公乘中的年轻子弟的一半作为自己的臣属;叔孙氏则令所有公乘的子弟都作自己的臣属,不如此便不接受对公乘的改编。一般认为,鲁国“三分公室”和不久后实行的“四分公室”两次军制改革,反映了鲁国私家向公室的夺权斗争。

猜你喜欢

  • 贝州之役

    五代时后晋军民抵御辽军南侵的一次著名战役。开运元年(公元944年),辽兵大举南侵,进围河北水陆要冲、军需储备重地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贝州守将吴峦有民族气节,早年曾坚守云州(今山西大同)以拒契丹。在贝

  • 张节起义

    孙吴时豫章农民起义。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七月,豫章(治今江西南昌)郡人张节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参加起义群众有万余人,后为孙吴政权镇压。

  •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乘机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又软硬兼施,诱胁革命方面妥协,觊觎全国政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积极给以配合。由英驻汉口领事出面“调停”,首先与革命方面达成武汉地区

  • 二李起兵

    宋初原后周节度使李筠、李重进起兵反宋事件。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后,原后周一些藩镇节度使心怀异志,密谋起兵反抗。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久据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连结北汉,起兵于泽州(今山西晋

  • 都江堰

    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秦昭王(一说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经验,征发民众,在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主持修筑了水利工程,即后来有名的都江堰。他们用竹笼装上卵石,在岷江中间筑起分水堤埂,把岷江

  • 黄册

    明代编造的户口总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进行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登记本户籍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分为上、中、下三等。并根据职业规定人户的籍属, 分为军、民、匠、灶四种户籍。民籍中

  • 李巴条约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肖衍舍身佛门

    梁武帝佞佛事件。梁武帝肖衍崇信佛教,赐给寺院土地、财产和特权,亲自主持建造大敬爱寺、大智寺和同泰寺,并且三次舍身佛门,入同泰寺为僧。第一次舍身在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三日后被臣下赎身回宫,遂将

  • 骊山陵

    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陕西临潼县东南)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据记载,骊山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

  • 休养生息

    西汉统治集团为了恢复生产,巩固封建统治,实行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史称: “汉兴之初, 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汉书·循吏传》)在田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