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颂堂词绎

七颂堂词绎

一卷。清刘体仁(1624-?)撰。刘体仁,字公,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顺治进士,官吏部郎中。曾从孙奇逢问学,与王士祯、汪琬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并精鉴别。著有《七颂堂识小录》、《七颂堂集》。此书不足三十节。其第四节云:“词亦有初、盛、中、晚,不以代也。牛峤、和凝、张泌、欧阳炯、韩偓、鹿虔辰辈,不离唐绝句。如唐之初,未脱隋调也,然皆小令耳。至宋则极盛。周、张、柳、康,蔚然大家。至姜白石、史邦卿,则如唐之中,而明初比唐晚。明词并不足与唐宋并论,然唐五代不及温、韦、冯、李,是未能深知唐五代词也”。朱孝臧生平以康与周柳并称,与贺裳《词筌》,同一谬误。以张词优于姜史,亦未免抑扬失实,是又不能深知宋词也。其二十二节云:“咏物至词,更难于诗。即昭君不惯风沙远(风当作胡),但时忆江南江北,亦费解。”自识疏影,以美人为喻。此以昭君喻梅花,而寄其感慨。王仲初《塞上梅》诗云:“昭君已殁汉使回”,即白石之所本。胡澹庵咏梅亦有“春风自识明妃面”之句,亦何尝费解。体仁学问不深,于此可见。有《赐砚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玉篇直音

    二卷。题陈顾野王撰。书首有顾野王序文及启,而无字数。其分部曰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人物类、身体类、衣服类、人事类、宫室类、珍宝类、器用类、花木类、饮食类、鸟兽类、文史类、声色类、干支类、数目类、通用

  • 忠烈侠义传

    见《三侠五义》

  • 少子

    一卷。南齐张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融,字思光,吴郡(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官至司徒右长史。据《南齐书·张融传》记载,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据。张融有文集数十卷行于世,

  • 和杜律

    一卷。明郁文博(约1454年前后在世)撰。文博,以字行。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历湖广副使。直言敢谏。此编为文博任湖广副使时所作。追和杜少陵律诗一百五十一首,故以《和杜律

  • 洛闽源流录

    十九卷。清张夏(详见《杨文靖年谱》)撰。取有明一代儒家学者,分别门户,各立为传。其中第一至十三卷为洛闽学派,列入正宗16人,羽翼39人,儒林192人;第十四卷为新会学派,十五卷为余姚学派,共列入羽翼8

  • 思旧录

    一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宋元学案》)撰。该书为宗羲追记友朋遗事,皆杂录当时见闻。现存《梨洲遗书》本、《昭代丛书》本。

  •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 六书说

    ①一卷。清江声(1721-1799)撰。江声字鳣涛,改字叔沄,号艮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宗汉儒经说,精小学,善考据,主要著作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释名疏证》、《论语俟质》、《

  • 射堂诗钞

    十四卷。明吴梦晹撰。吴梦晹,字允兆,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布衣。射堂为其所居之室。是集为其曾孙吴自岩所编。末附朱大复等挽诗。大复自注,称梦晹年老气衰,颇有文通之尽,没后友人检其遗稿,大半散

  • 古雪斋近稿

    一卷。明朱多颎(约1590年前后在世)撰。朱多颎,字以昭,号斗斋,江西南昌人。朱权后裔。生卒不详。是稿乃颎在万历间,与李维桢、曹学佺等唱和之作。《四库》编者称:其诗修饰风调,流易有余而短于精诣。有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