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京遗编

两京遗编

五十七卷。明胡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胡维新,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广西右参议。万历年间,胡维新任大名道兵备副使,以当地为古赵魏之邦,文学素盛,便与好友原一魁合作,编辑此书。原一魁在此书后序中讲了编辑此书的经过。序云:“明兴,因沿胜国之陋,调靡而不振,词采而不新,盖于观无当焉。弘、正之间,异人并出,玄构绮缀,希步作者,迄于今百余年,而家家以东西京为嚆矢矣!然自《史记》、《汉书》、《文选》而外,世不能概睹;即睹之,不能得善本也。惟是观察胡公,实用慨焉。一日命余曰:‘陆贾、贾谊辈,业已著书名世,成一家言矣,若能检付剞劂,与《史记》、《汉书》、《文选》并行于世乎?则此数子为不朽矣!”于是他们共同搜辑,共得书十二种,捐金偿梓,约二载余,杀青始就。所刻者,《新语》二卷;《贾子》十卷;《春秋繁露》八卷;《盐铁论》十卷;《白虎通》二卷;《潜夫论》二卷;《仲长统》一卷;《风俗通》十卷;《中论》二卷;《人物志》三卷;《申鉴》五卷;《文心雕龙》十卷。认为“两京文尽于此”。又因所收均属汉代之文,因而总称之曰《两京遗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十一种,无《春秋繁露》,所据内府藏本,或有残缺。这里应指出的是,《人物志》的作者刘邵是魏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梁人,均非汉人,但其书亦引入,是因编辑者“以其文似汉而进之也。”明朝嘉靖、万历以来,大名地方刻书之风盛行,且所刻之书,皆有经济实用。此书对于所收之书,疑则疑,缺则缺,绝不妄为增删一字,完全保存了原书原貌。又因所据皆善本,因此较其它杂编丛书更显略胜一筹。有明万历间刻本,十八册,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书首有胡维新万历十年(1582)序。另有《元明善本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霞外麈谈

    十卷。明周应治(生卒年不详)编。周应治,字君衡,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书中杨德周序称其为“观察”,但不知为何省何道。此书专辑隐逸高尚之事,共十卷,分霞想、鸿冥、恬尚、旷

  • 澹初诗稿

    八卷。附《见山堂诗抄》一卷。清沈翼机(约1720年前后在世)撰。翼机字西园,号澹初。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诗分十集:《谋野集》、《新安集》,附《黄山纪游百咏》,皆

  • 仙居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寿颐、潘纪恩修,王棻、李仲昭纂。王寿颐字少潭,永福人,仙居县知县。王棻字子庄,黄岩人,举人。此志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三地理志,目为沿革、星野、

  • 颜巷录

    一卷。清李衷灿(详见《拳拳录》)撰。是书成于衷灿罢官之后,因情绪低落,恬淡寡欲,所记多为在任时的言论、起居、行动。但也夹杂着鹿善继、孙奇逢二人的观点,认为儒能彻佛,佛能窥儒。

  • 愧室事略

    一卷。清高而谦、高凤谦合撰。该书记其兄高凤歧事迹。凤歧字观桐,号愧室,福建长乐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在两广总督岑春萱幕府做幕僚,因功擢为梧州知县。创办工艺厂、蚕桑学堂等事业。受御史于式枚推荐

  • 周官传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师事马融,汉人家法,称述师说不嫌蹈袭,故郑玄《周礼注》不复别白马氏之说。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有不取者。取者,如马注“立其两”:“立卿两人”;“以媺诏王”:“告王

  • 史通会要

    三卷,明陆深撰。陆深(1477-1544年);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1537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 说文韵谱校

    五卷。清王筠撰。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说文韵谱》全称《说文解字篆韵谱》,南唐徐锴撰,乃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四库提要》云:“锴所编部分,与《广韵》稍异。又上平声内痕部并入魂部,下

  • 刘氏切韵指掌

    二卷。刘廷遴编。廷遴字幼哲,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人。卷首有赵汝涌、谢鸿宾序文。刘氏在“凡例”中说:“本编系遵《等韵》(宋人作)、两《元音》(旧本唐山樊凌虚于康熙朝著,剔弊本繁阳赵丹宸于嘉庆中叶著)、

  • 纬堂诗钞

    四卷。清汤大奎(生卒年不详)撰。汤大奎号纬堂,字曾辂,江苏武进人。幼读书笃志于古,少负隽才,工音韵,居里中即有诗名。家贫。未达时即远游瓯越吴楚,所至辄遍探山川名胜,登临慷慨,发为歌吟,记游之作颇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