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集解

九经集解

一名介庵经说九卷。清雷学淇(生卒年不详)撰。学淇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顺天通州(今河北通县)人,经学家、考证学家。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改贵州永从县知县,不久即以亲老告归。生平读书,好为讨论之学。每得一新解,必求融会贯通,务使与诸经内容、文字无抵牾。治经以传注一义为主,并参酌众书,以求正确无误;或众书指误而出于己见的,又必旁征曲引,考订众说之非。其治经宗旨是:传、笺、注、疏,取舍多殊,非敢訾议前贤,惟期于事理不合。除本书外,尚著有《竹书纪年考》、《纪年义证》、《夏小正经传考》、《夏小正本义》、《亦嚣嚣斋经义考》、《古今天象考》等。本书包括:一、《易经》,二、《书经》,三、《诗经》,四、《周礼》,五、《礼记》,六、《春秋》,七、《论语》,八、《孟子》,九、《尔雅》。其实还有《孝经》列在《尔雅》之前,因为只有三条,因此未曾计数入题。其“周易经传分合”,认为《唐书·艺文志》“易类”,有费直《章句》四卷,宋晁说之称费氏始以彖象文言杂入经文,古十二篇于是废弃,此说并误。按:《汉书》费直上、下经无《章句》,只以《大传》十篇说经,未曾杂入,《唐志》所载四卷,即长翁解释传文以训经部分,《七录》误以为是《章句》。至于说彖象入经,其实始自郑氏,不能以此诬费,此说颇对。《书经》商都殷亳考,认为商以前没有二亳,也没有二殷,所说的“殷”是安阳殷墟,所说的“亳”是商丘亳邑。汉以后对此议论纷纭,特加疏证。这一疏证,既核且详。《礼记》庙制,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加上太祖之庙成七,这是周礼。商以前只有五世,起初并没有所谓七世之庙。所见确当。《孝经》古文多出“闺门”一章,学淇认为此章二十二字是否为真古文,绝无佐证,历代或去或存,都以己意作为从违,也不是有确凿证据。一定要说明皇删去,终于引发无礼无度之祸,未免牵强附会。但与其过而去之,不如过而存之。此处持论颇为明通。认为以《尧典》之历为书,象为器,始自南宋,晋、唐及北宋以前没有此说;以《帝典》之玑为仪,衡为管,始自《纬书》,周、秦及西汉之初没有此说。其他如论“祭法”、论“居民之制”、论“井牧之法”、论军赋军粮之制、论五岳、论章服以及考证孟子生卒年岁及先至梁后至齐,与齐宣王伐燕等条,都独有见地,论证详核。其论孔子未曾删诗,则朱彝尊《经义考》早已先期辨明。《易经赘说》,认为圣道之合于《易》,以颜、曾、思、孟四人之言参之自见,那么颜、曾、思、孟四人都进于《易》了。《论语》“问为邦”章,认为读此章可知圣人之道实是集前圣之大成,立万世之极轨,也只有颜渊得以知晓。这二则近乎高头讲章,失之迂腐。但这些只是小失,其大体颇精善。张之洞《书目答问·姓名略》,列学淇于汉宋兼采经学家。本书虽然还说不上博综众说,但确有心得。学淇的经学实在高出翁方纲之上。有道光三年自刻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总类收入《介庵经说》十卷补二卷。

猜你喜欢

  • 空谷香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众花仙女被召到西天华严会上,其中有一幽兰仙女迟到二十九刻钟,被罚人世二十九年,托生为浙江海宁人姚氏之女。出生之时,其父梦见一枝幽兰,独生于空谷间,所以起名为梦兰

  • 中丞马先生文集

    四卷,《诗集》四卷。《诗余》一卷。《外编》一卷。明马卿(约1530前后在世)撰。马卿,字敬臣,河南林县人,生卒年未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出守大名府,累迁浙江右布政

  • 桂文襄奏议

    八卷。明桂萼撰。桂萼(?-1531),字子实,号古山,安仁(今江西余江东北)人。正德进士,授丹徒知县。嘉靖初任南京刑部主事,与张璁同时上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王皇考,迎合帝意,由此备受宠信,不久升任

  •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此书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中州韵》,杨朝英简称为《韵编》,一卷。是元人卓从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根据《中原音韵》改作的,成书较《中原音韵》晚二十七年。卓氏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燕山

  • 正谷堂释篆千字文

    一卷。明洪朱祉(生卒年不详)撰。朱祉字尔藩,号雪楼居士,著有《格古声宗集》。是编依周兴嗣《千字文》汇录古篆,所据之书为《说文》、《汗简》、《印则》、《摭古遗文》、《六书统》,旁及金石文字。其格式是,周

  • 万泉县志

    ①八卷。清瞿亮邦纂修。瞿亮邦字敬六,江苏常熟县人,出身例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万泉知县,四十七年(1708)升任中书科中书。考万泉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符嘉训,续修于顺治十七

  • 纬捃·易纬

    无卷数。清乔松年(1815-1875)辑。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榆次)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卒溢勤恪。纬捃为其搜集古纬书佚文的辑本,多取自文史经传。其易纬部分单独成

  • 春秋世族图考

    二卷。清沈澄本(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澄本字醒庵,吴兴(今浙江吴兴)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作者鉴于《左传》一书记事繁杂,记人也错综纷纭,或一人而名谥互见,或一族而世系纠葛,初学者极为不便。于

  • 功顺堂丛书

    十八种,七十五卷。清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潘祖荫曾编辑《滂喜斋丛书》,后来又编选清代学者研究经学和小学的著作八种,史学著作二种,笔记四种,诗文著作四种,共十八种,刻成《功顺堂丛书》。丛书中清

  • 四书小参

    一卷。附问答一卷。明朱斯行撰。斯行字道之,署籍西陵(今湖北黄冈县西北)。是书以禅理说经,慧舌澜翻,时生妙悟。其中有说理极精,足以补旧训之不及。如解“格物”,谓“格训至,亦有潜孚之意。如远人格,君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