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偷甲记传奇

偷甲记传奇

二卷。清范希哲撰。希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与李渔相友善,一说曾为司寇龚鼎孳门客。所作传奇八种,均用别名,如《万全记》署四愿居士,《双锤记》署看松主人,《十醋记》署西湖素岷主人等,《偷甲记》则署秋堂和尚。《偷甲记》主要情节来自《水浒传》。写宋江等英雄在梁山聚义,四方依附,声势雄壮,屡败官军。朝廷惊恐,特派汝宁统制呼延灼督兵收捕。呼延灼乃名将后代,使一双钢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善连环甲马阵。宋江无计战胜连环甲马,乃从新头领汤隆计,欲招汤隆表弟徐宁上山,以钩镰枪法破连环甲马。徐宁有一祖传宝甲,名唤雁翎甲,轻美坚韧,刀火难伤。若盗得此甲,即可引徐宁上山。于是宋江吴用计议,派时迁等下山,由汤隆作内应,盗得宝甲。徐宁为追还宝甲,最后被诱至梁山。徐宁为宋江的仁义所感动,训练士卒,一战而大败呼延灼的连环甲马。呼延灼走投无路,也只好上了梁山。先此,呼延灼之子呼延理来军中探亲,已被鲁智深、武松诱上梁山。此后,宋江通过柴进、燕青在东京活动,走了皇帝宠妓李师师的门路,得到了皇帝的招安书。蔡京等人得知后甚为不安,遂暗中商议,待宋江等人来京后即调征方腊,以使远离京师。宋江率大军来京,头领公孙胜、汤隆、时迁、戴宗四人看破红尘,飘然离去。呼延灼的家属本已被捕下狱,此时才获开释,一家团圆。最后,宋江率大军去征讨方腊。剧中着墨最多的是朝廷的腐败和梁山的仁义,通过两者的鲜明对比来揭露当时的政治矛盾。剧末虽写梁山接受招安,但还是有较深意义的。它使人们看到招安并没给梁山带来光明,而是未能逃脱奸臣的摆布,陷入更大的悲剧。本传奇一名《雁翎甲》,现存清初棒龛原刻单行初印本、金陵书局《笠翁传奇五种》本和《笠翁传奇八种》本,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二集)据清初原刻单行本校印。

猜你喜欢

  • 儒言

    一卷。北宋晁说之(1059-1129)撰。晁说之字以道,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少慕司马光之为人。光晚号迂叟,说之因自号景迂生。官至试中书舍人,兼东宫詹事。说之淹贯群书,著作繁富。有《景迂生集》,晁公

  • 初学艺引

    二十三卷。清李仕学(生卒年不详)撰。李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今广东揭阳县)人。此书为其初学游艺而作,首篇为《格言》一卷,其余分六引,包括《文引》、《诗引》、《书引》、《画引》、《琴引》、《棋引》。

  • 黎子杂释

    一卷。明黎久之(生卒年不详)撰。黎久之,字未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西)人。曾作过高要县知县。其生平事迹不详。书中有永乐、宣德年号,由此可以断定其为明宣宗以后人。此书一卷,杂举奇幻之事,并以此推求其理

  • 弢园文录外编

    十二卷。清王韬(1828-?)撰,王韬字子潜、仲弢,号紫铨,又号弢园,天南遁叟、淞北、其初名利宾,又名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文录略仿杜牧《罪言》、苏洵《权书》意旨,以拯救时弊为大体。所谓“外编

  •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详见《伏羲图赞》)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著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

  • 资麈新闻

    七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撰。《资麈新闻》是抄撮一些杂说著作而成,主要内容卷一论述鬼神类,即幽冥因果,还魂托生之事。卷二论述阴阳类,都是方术家言,出自神枢经、洞元经、人元秘枢经之书。卷三论述词赋

  • 禹贡解

    八卷。清晏斯盛(详见《楚蒙山房易经解》)撰。《禹贡解》一书,于《禹贡》诸家注解中多取清胡渭《禹贡锥指》,而又变易其体例。其中某些条目考辨亦颇精密。但大多是因袭胡渭之说而附益之。对胡渭之误,亦不能加以纠

  • 江安县志

    ①四卷,清雷伊纂修。雷伊,松江人,贡生。《江安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修,稿本。共四卷,分为:卷一,图考、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城池、山川、古迹、公署、学校。卷二,祀典、祠庙、职官、选举、人物

  • 禹贡纂注

    一卷。清周天阶撰。周天阶字象台,江苏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不详。书首有其门人吴一蜚的序,在刊刻时,周天阶可能已经去世。吴一蜚在序中称此书汇集诸家,删繁摘要,何山何地,读者开卷即可明了,对其师推

  • 张氏易学十一种

    西十四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张惠言字皋文,号茗柯。儿童时代便能读《易》,年14作童子师。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历官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精散文,工诗词,为常州词派的创始人。又与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