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刘氏系词义疏

刘氏系词义疏

一卷。辑佚书,南齐刘瓛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刘瓛字子珪,沛国(今江苏沛县)人,曾征为步兵校尉,不就,卒谥贞简先生。其事见《南齐书》本传。《经典释文·叙录》引《七录》云,刘瓛作《系词义疏》。《隋书·经籍志》载,刘瓛《系词义疏》凡二卷,又有《周易乾坤义》一卷、《周易四德例》一卷,早亡。《唐书·经籍志》亦记载《系词义疏》凡二卷。《册府元龟》记载其《易》义凡九卷,张惠言以为不足信。马国翰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及应玄《一切经音义》诸书,辑成《周易刘氏义疏》一卷。柯劭忞认为,由于原书为《系词义疏》故应从《隋书·经籍志》定为《刘氏系词义疏》。今姑从之。今存玉函山房本、《二十一家易注》本。另,《系词义疏》应作《系辞义疏》。清黄奭《汉学堂丛书》本中将《周易刘氏义疏》分为《乾坤义》和《系辞义疏》二书。

猜你喜欢

  • 乐陶吟草

    三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姚舜牧,字虞佐,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万历初(1573)举人,官历新兴、广昌县知县。舜牧著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集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其曾孙淳显所刊

  • 京氏易

    八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王保训辑。王保训,江苏无锡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候选知县。京氏之《易》,汉元帝始立博士。东汉末费氏《易》兴,而京氏之学衰,晋代犹有传习。《隋书·经

  • 皋轩文编

    一卷。清李光坡(1651-1733)撰。详见《周礼述注》。此集共收文二十篇,均为发挥性理、阐明经义之作。持论皆有所依,其论学主程朱理学,论理则以郑氏为主,论易则宗邵子,而兼取扬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

  • 易论

    无卷数。清徐善撰。书首有沈廷劢的序称为南州徐敬可,应当是南昌人。而徐善又自己署名为嘉禾。在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中有徐敬可的《左传地名考序》。又阎若璩的《潜邱札记》也称“秀水徐胜敬可为人作《左传地名考》

  • 夏小正小笺

    四类。清王贞(生卒年不详)撰。王贞,字彦明,别号月池主人,安徽婺源人。书首有自序,略言:“先民有言,《夏小正》即孔子得夏时于杞之书,汉太傅戴氏尝为之传,合而订为礼书。隋唐以降,有别自为卷行世者。宋政和

  • 周易通义

    六卷。明程观生撰。观生字仲孚,安徽歙县人。流寓嘉兴。崇祯中知天下将乱,便放弃诸生,以看地之术自谋其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详细记载过他的事迹。但《经义考》只载其《易内三图注》三卷,注释说已散佚,而不及

  • 秋蕖阁胜草

    一卷。清陈泰(生卒年不详)撰。陈泰,字红泉,浙江海宁人,陈凤炜之姊,钟玉崖之妻。清代诗人。工诗词。此书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析筠堂刊本。

  • 爱吾庐集

    八卷。明徐良傅(1333-1395)撰。徐良傅字子弼,东乡(江西东北)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因言事斥为民。其门人汤显祖所作传,载其行履颇详。此集共八卷。其诗体略近七子,气度安

  • 韵补正

    一卷。清顾炎武撰。顾氏生平见“日知录”。顾氏认为考古之功,实始于吴棫,其所著《韵补》,合者半,否者半,因取而注之。其自序称才老多学而识矣,然未能一以贯之,故一字而数叶,若是之纷纷也。《四库全书提要》云

  • 麟旨定

    无卷数。明陈于鼎撰。陈于鼎字尔新,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官至翰林。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从《春秋》中拟出题目,以一破题为式,而略为诠释。无甚新意。今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明崇祯刻本,作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