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二百十三卷。明王肯堂(详见《尚书要旨》)辑。此书简称《医统正脉》,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医学丛书,辑入明代以前医籍四十三种,涉及医经、本草、方书、诊断诸学。其中有许多有影响的医著,如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元滑寿注《难经本义》,金成无己注《注解伤寒论》、晋皇甫谧编《黄帝针灸甲乙经》,晋王叔和编《金匮要略》,汉华佗《中藏经》,晋王叔和撰《脉经》,金刘完素撰《素问玄机原病式》、宋朱肱撰《类证活人书》,金张从正撰《儒门事亲》,元王好古撰《汤液本草》,元朱震亨撰《局方发挥》,明戴原礼撰《证治要诀》等。全书编次不整,不按著作先后,显得次序杂乱。据推断,可能系边汇辑边刊刻而成。书中所辑重要医籍多已收入《四库全书》,并有单行本刊行。此书对保存古代医籍具有不可磨灭之功,是一部较有影响的医学丛书。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校刻本,清江阴朱文震校刻本,光绪二十年(1894)维新书局刻本。

猜你喜欢

  • 针灸节要

    三卷。明高武(生卒年不详)撰。又名《针灸要旨》、《针灸素难要旨》。高武字梅孤,鄞县(今属浙江)人。著名的针灸医家,爱好读书,学识广博,通天文、律宫、兵法、骑射等。嘉靖年间中武举,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晚

  • 春雨杂述

    一卷。明解缙(1369-1415)撰。解缙字大绅,号春雨。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曾上封事万言,论政令多变,刑罚过重之弊。永乐初,任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直文渊阁,预机

  • 今献备遗

    四十二卷。明项笃寿(生卒不详)撰。项笃寿,字子长,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小司马奏章》、《全史论赞》等。《今献备遗》取“姑备遗忘”之义,编采了从明洪武到宏治年间的

  • 春秋提纲

    十卷。旧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陈则通生平不详。此书分四门综论《春秋》大旨,所侵伐、朝聘、盟会、杂例。每门中又依类划分其事,称为“例。”如侵伐门下有王臣会伐、齐晋楚伐郑、晋楚争陈等十五例,每例之后则为论,

  • 辉山存稿

    一卷。元萧国宝撰。国宝,字君玉,号辉山。生卒年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流寓吴江。此集乃至顺二年(1331)其次子英所编定,孔东涛序。东涛序称其诗清新警策,句律整严。此本所载仅诗二十四首,为明崇祯间

  • 英夷入粤纪略

    二卷。未著撰人。书约成于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五年(1844-1845年),记事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赴粤禁烟,止于二十四年(1844年)耆英到粤办理善后,主要内容记载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一年(

  • 今文尚书说

    三卷。清陆奎勋(详见《陆堂易学》)撰。《今文尚书说》一书只解说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八篇,而置古文《尚书》于不顾。与元代吴澄《书纂言》体例相同。其书大旨在于订正蔡沈集传之阙失,多于字句之间加以推求,

  • 同音字辨

    四卷。清刘维坊撰。维坊字言可,号乐山山人,勃海人。是书撰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北平徐沅澂参订。又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订。书前有贾植序,略云:刘子乐山嗜学博古,质朴无华,工篆刻,以铁笔为

  • 周礼摘笺

    五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另有《易古文》,已著录。李氏认为《周礼》乃“古周官底簿”,其自序称,曾作《周礼笺》,“复以其余,摘取注中经文互异之字而笺之”,而成此书。李氏又说,过去人们对《周礼

  • 五经读

    五卷。明陈际泰(详见《易经说意》)撰。际泰平生以写作科举考试文章著名,研求经学非其所长,所以此书对五经诠释也用时文之语。现存有明崇祯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