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南宋谢维新(生卒年不详)、虞载(生卒年不详)撰。谢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自署曰胶庠进士。虞载字子厚,与谢维新同里。本书成于宝祐丁己。书前有谢维新自序。后有莆田守黄叔度的跋。跋称:维新应友刘德亨之托而编此书。总目之后又有跋云:昨刻古今备要四集,盛行于世,但门目未备,再刻外集。未署姓名,可能即刘德亨所题,叙外集成书过程。本书前集以天地万物等自然现象为主,分天文、地理、岁时、气候等四十门,下又分四百九十一子目;后集以典制职官为主,分君道、臣道三公、三少等四十八门,下又列四百一十六子目;续集以姓氏称谓为主,分姓氏、民族、名称、名字、称呼、忌讳六门,下又分五百七十子目;别集以廓邑建筑为主,分都邑、城守、桥道、关津、乡井、宫室六门,下又分四百一十子目;外集分十六门,下分四百三十子目;全书共三百六十六卷,一百一十六门,二千三百一十七子目。每类首为总论:每作源流,或作沿革,或作考索、或作备要、或作发挥、或作备考。次为事类,序抄经史百家。后为诗集,辑录诗文韵语。引书皆兼及宋代,并注明出处。所引最为详悉。唯郡县、山川、名胜等,因祝穆的《方舆胜览》记述详备,本书不再记载。《四库全书总目》称:“虽不及《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诸书皆根柢古籍,元元本本。而所采究皆宋以前书,多今日所未见。宋代遗事佚诗,如苏轼咏雪诗,以富贵势力分四首,为本集所不录者,亦往往见于此书。”所以,清厉鹗作《宋诗纪事》多采用了此书的内容。另外,宋代的官制也最为冗杂,而《宋史》也不过仅存其名称,甚至当时的诗文中所称,也不知为何官。唯此书“后集”所记,条列分明,可供考证。此书宋本今已不传。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锡山华氏会通馆活字板印本、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衢夏相摹宋刊本、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锡山秦烁补刻三衢夏相本、《四库全书》本、1971年台北新兴书局影印摹宋本,四册。

猜你喜欢

  • 河渠备征

    不分卷。傅云龙撰。傅云龙,德清人。官隶候补道。所著有《实学文导》、《续汇刻书目》以及纂喜庐丛书等。《河渠备征》傅氏钞本。不分卷,主要考证河道源流、脉络区域及各府州县有淀无淀。其引《畿辅安澜志》,记东西

  •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张丑(1577-1643)撰。张丑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张丑善鉴藏,知书画。除此书外还著有《真迹日录》、《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法书表》、《清

  • 古本大学解

    二卷。清刘醇骥撰。醇骥字千里,广济(今湖北广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用《大学》古本,不分经传。首列《大学考》,次列《礼记》中《大学》古本,再次列《大学解》。本书辨明二程、朱熹、王柏、董槐等人

  • 蓬莱县志

    八卷。清高岗修,蔡永华纂。高岗字仑侯,北平人(今北京市),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蓬莱县知县。蔡永华,邑人,曾任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考蓬莱县,其原无旧志,此志为创修。高

  • 棠陵集

    八卷。明方豪撰。方豪生平见《断碑集》条。是集共八卷,前六卷为文,后二卷为诗。方豪当时颇有名气,但诗文成就并不很高。《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豪与郑善夫友善,集中有《祭继之文》,叙交情极为笃挚。而诗则

  • 群经冠服图考

    三卷。清黄世发(生卒年不详)撰。黄世发,字弱中,晋安(今福建闽侯县东北)人。是书略以郑氏释礼,于弁服皆有通例,而散在诸注,读之茫无端绪,故仿李如圭《仪礼释宫》之意以类相比,使成条贯,自序称乾隆四十七年

  • 姑溪词

    一卷。宋李之仪(1038-1117)撰。李之仪生平详见《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辞目。《书录解题》载《姑溪词》一卷。本书为毛晋所刊,凡四十调,共八十八阕。之仪以尺牍擅名,而其词亦工,小令尤清婉

  • 秀水县志

    十卷。明李培修,黄洪宪纂。李培,字令君,山东利津人,万历十七年(1589)至十九年任秀水知县。黄洪宪,字之庐,号蔡阳,邑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侍读。尝奉使朝鲜,著有《朝鲜国纪》。秀水,旧为嘉兴县地。明

  • 南泠集

    十二卷。明蒋山卿(1486-?)撰。蒋山卿,字子云,号南泠,仪真(今属江苏仪征)人。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蒋山卿善诗文,弘治十八年(1505),他去金陵访顾璘、朱

  • 钟律通考

    六卷。明倪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汝新,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书凡二十七章,始于《黄钟本原》,终于《风雅十二诗图谱》。其中或标卷目,或不标卷目,疑传写者有所佚脱,非其旧书。卷首有嘉靖丙戌(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