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传

周礼传

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受业于魏校之门,笃好《周礼》,用力甚深。除著有《周礼传》、《图说》、《翼传》外,还有:《周礼诂》、《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等。王应电精心研究《周礼》数十年,先探求圣人的思想,追溯礼的来源,次考据天象之交,究设官之意,推理正官离合原因,明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以律大,遂成《周礼传》一书。《周礼传》、《图说》、《翼传》三书各为卷幅,相辅相承。《周礼传》去《考工记》而不录,割裂宦序之文,凡同职相统者,使区分部居,略嫌杂乱。然其论说颇为纯正,虽略于考证,而义理多发明。《图说》用以稽考传义,有的有图无说,如“职方氏九州”之类;有的有说无图,如“女官”、“女奚”、“女奴”各辨。上卷《明堂表》也有录无用,为原本所缺,下卷缺《井邑》、《邱甸》各图,则在《翼传》中出现。其观点之间亦有颠谬,如:解“社”,图“冕服”、“南郊”、“井邑”。《翼传》中《冬官礼义》拟补“土司空”、“工师”、“梓人”、“器府”、“四读”、“匠人”、“垒壁氏”、“巡方”、“考工”、“准人”、“丧夫”、“柱下史”、“左史”、“右史”、“水泉”、“鱼政”、“盐法”、“豕人”十八官,未免揣测。《天王会通》以《天官》所列诸星分配诸官,实为牵强。尽管王应电《周礼传》、《图说》、《翼说》三书掺有臆说,而发挥义理,尚为纯正,《周礼》、《礼仪》至明几乎为绝学,此书为明代“礼学”之较高成就,于礼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版本有万历刊本,残存;嘉靖四十二年(1563)吴凤瑞刻本。

猜你喜欢

  • 读书分年日程

    三卷。元程端礼(1271-1345)撰。程端礼字敬叔,学者称畏斋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初任建平、建德两县教谕,历稼轩、江东两书院山长,后又任铅山州学教谕,以台州教授致仕。他受学于史蒙卿,其学以朱子

  • 璇玑碎锦

    二卷。清万树(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字红友,另一字花农,号山翁,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康熙时曾在两广总督吴兴祚府中作幕宾,暇时制曲,脱稿即由府中伶人演唱,终以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 杭州府志

    ①四十卷,图一卷。清马如龙纂修。马如龙,字见五,山东绥德州(今德州)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杭州府,在任时持法廉平,精于吏治,捐助设立义学,建育婴堂。二十八年升浙江臬司。《杭州府志》康熙二十五年

  • 任庵语略

    无卷数。清王建衡(生卒年不详)撰。王建衡号月罗,威县(今河北省)人。岁贡生,候选教谕。王建衡善于著述经史杂家著作,著有《读史辨惑》、《性理辨义》等。《任庵语略》是王建衡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采辑前人的笔

  • 西昌县志

    不分卷,佚名纂。《西昌县志》清乾隆间修,抄本。此志既不分卷,又无叙跋。其所记选举,断自雍正十二年(1734)。文武仕宦,亦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止。则其似撰自乾隆或嘉庆间重修通志时。此志虽简略,然

  • 杜律注评

    二卷。明陈与郊(1546-1612)撰。陈与郊字广野,号隅阳,别署玉阴仙史,亦署高漫卿。生平详见《檀弓辑注》辞目。是编对无张性《杜律演义》略施评点。每首皆有旁批,注文亦时有涂乙。大致皆刘辰翁之绪论。《

  • 礼记释注

    四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又字柘堂、柘康,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道光元年(1821)恩科举人。丁晏为人清廉,富有公心,曾为救灾疏浚河道,修建公共

  • 枕经堂金石跋尾

    三卷。清方朔撰。方朔,字小东,安徽怀宁(今潜山)人。是编有宋祖骏、潘祖荫、宗稷辰、沈兆沄书后,吴隐作跋。卷一为属于金属之跋,卷二、卷三为属于石属之跋。跋后所附各家题记,如翁方纲、何子贞之韩敕造孔庙礼器

  • 烬余稿

    六卷。明颜木撰。生卒年未详。颜木,字维乔,湖北应山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除许州知州,攻亳州(治在今湖北亳县)知州。《明史·文苑传》附在王廷陈传末。著有《随志》二卷,此书不题撰人姓名,序后亦但

  • 青州府志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