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风楼碑录

唐风楼碑录

十一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民国罗振玉(已著录)编。十一种为《西陲石刻录》一卷后录一卷、《吴中冢墓遗文》一卷、《芒洛冢墓遗文》三卷续三卷补一卷、《广陵冢墓遗文》一卷附一卷、《昭陵碑录》三卷附录一卷补一卷、《石屋洞造像题名》一卷、《龙泓洞造像题名》一卷、《襄阳冢墓遗文》一卷、《三原李氏碑录》一卷、《三原于氏碑录》一卷、《三原臧氏碑录》一卷、《东部冢墓遗文》一卷、《邺下冢墓遗文》二卷、《中州冢墓遗文》一卷、《山左冢墓遗文》一卷。罗振玉于清代末年任官京师时,广泛搜求金石文字,汇辑成书,并钩稽史书,详加考订。该汇编对研究历史及金石文字等有一定之参考价值。有罗氏自刻本。

猜你喜欢

  • 唐石经校文

    十卷(元尚居校刊本)。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研究文字音韵之学,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及《铁桥漫稿》,并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唐石经

  • 劬书室遗集

    十六卷。清金锡龄(生卒年未详。)撰。金锡龄字伯年,号芑堂,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举人。同治初元诏举孝廉方正,阖邑荐举,力辞;截取知县到班,不愿出仕。年七十得国子监监丞衔、七十八赏加光禄寺署正衔。自

  • 毛诗说

    ① 四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字方耕,号养怡,乾隆十年(17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生平通六经、律吕之学,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常州学派之始祖。其学《易》尊朱熹,治

  • 阅书随札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作者在阅读唐、宋、明人文集时,随笔记录其中主要史事而成的札记,以供查检引用。作者在札记中直接摘录的大约一百一十余种原文前后,没有案语和论述,但总集及后半部分涉及唐宋短文、清代儒

  • 周易训故大谊残本

    四卷。清罗汝怀撰。罗汝怀字念生,湖南湘潭人,道光拔贡,曾官龙山训导。此书只五卷,释文至坎卦离卦而止。中间又缺第二卷。实只四卷。凡易中词句,无论“于”、“乃”、“其”、“哉”、“或”等虚字,还是“一二三

  • 独诵堂遗集

    六卷。清李佳(约1870-1902)撰。李佳,字瘦生,江苏丹徒人。诸生。少家贫力学,结发读书,即肆力于汉魏之文。他对建安以来迄李唐之诗,尝为《二十四贤赞》,首推屈原,次列宋玉、贾谊、司马相如、王褒、扬

  • 蓬州志

    十五卷,清方旭修,张礼杰等纂。方旭,桐城人,曾任蓬州知州。蓬州有志始于明,为吴德器纂辑,共十卷。其书早佚。后洪运开作志略,唯于石堰养济诸所兴作之政记之独详,他则略之。后姚莹谪居于此,亦有心修志,于蓬州

  • 申鉴

    五卷。汉荀悦(148-209)撰。荀悦字仲豫,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相传是荀子的后代。幼年家贫无书,每见一书,览后多能背诵。献帝时,侍讲禁中,官至秘书监、侍中。献帝因班固《汉书》文字繁多难读,乃命悦依

  • 春秋左传汇辑

    四十卷。清吴炳文撰。炳文字梓园,歙西(今安徽歙县)人。潜研经术,尤好《左传》。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游学京师,住在国子监监丞侍朝家。当时侍朝正分校《四库全书》,炳文也多所襄赞。此书共分为十九门:天

  • 读史记十表

    十卷。清汪越撰,徐克范校。汪越,字师退,又字季超。南陵(今安徽繁昌县)人。康熙举人,史学家,著《读史记十表》、《二楼小习》、《绿影草堂集》。徐克范,字尧民。南阳人。十表是同友人商榷完成的。《四库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