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章句附考

四书章句附考

四卷。家塾读本句读 一卷。清吴英及其子至忠撰。吴英字伯和,江苏吴县人。是书首有吴英自序,言命其子忠遍觅借古本四书,求疏释四书之书。以求《朱子章句集注》最后改定本及传写未误者,别录一部,而私记考证附于后,有疑则折衷于英。次为吴英所撰《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谓定本句有不待辨者,有犹待辨者,有不可不辨者。所谓不待辨者,则坊本与定本相合,故不待辨;所谓犹待辨者,以虽有善本可证,又有朱子及先儒之说,然皆与坊本不合,故犹待辨;所谓不可不辨者,以既与坊本不合,为见闻所骇异,而善本及先儒疏释本,又但从善本而无所辨说,故不得不辨。又推究坊本致误之由,其说其长,书分四卷。其《家塾读本句读》,为忠所撰,原附忠所翻宋本《四书章句集注》后。该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

猜你喜欢

  • 诗经通解

    三十卷。清林义光撰。林义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卷首有作者自序、《略例》,并有《诗音韵通说》。每篇之下有篇义、别义、异文。篇义论该篇诗之主旨,别义则列举相关的参考资料,而异文则列举与经文相参酌之校刊

  • 茂绿轩集

    四卷。清顾梦游(1599-1660)撰。顾梦游,字与治,江宁(今属江苏)人。崇祯十五年(1642)贡生。入清不仕。为人颇侠义,曾为中道而夭的苏武子刊行古文,使其名扬天下;也曾腾出住宅,让罢官而归、无处

  • 春秋繁露平议

    二卷。清俞樾(详见《周易平议》)撰。该书是作者所撰《诸子平议》中的一种,对《春秋繁露》一书进行校订训释。作者对《春秋繁露》中的文句错讹、疑难字义进行了校正,对研究该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春秋繁露平议》

  • 舌华录

    九卷。明曹臣(生卒年不详)撰。曹臣,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取前人问答之清言隽语,分类编辑,共九卷,分慧语、名语、豪语、狂语、浇语、凄语等十八门;引书自《世说新语》至宋人各笔记,共计九十

  • 司业文集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有《经尺》(已著录)。此集为其文集,共四卷。陈祖范以研究经学有名于时,故其文亦多论经、讲学之语。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钦定皇朝通典

    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典》。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开始编修,大约完成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二年之间。其编纂目的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是书共分九典,分别为

  • 读左日钞

    十二卷。补二卷。清朱鹤龄(详见《尚书埤传》)撰。此书主要采赵汸、陆粲、傅逊、邵宝、王樵五家之书以及诸儒之说,以补正杜预《春秋经传纂解》之阙讹,大抵集旧解者占十之七,出己意者占十之三,所以名曰“钞”。其

  • 史通训故补

    二十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生卒年不详。致力于经史著述,著有《研北易钞》,《史通训故补》。《史通训故补》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史通训故》之不足,此书与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几乎同时成书。浦起龙的《通释

  • 说文叠韵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 宫词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