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圣学宗要

圣学宗要

一卷。《学言》三卷。明刘宗周(1578——1645)撰。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丞、太仆少卿、工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南明政权覆亡,他绝食二十日而卒。刘宗周始从外祖父章颖学,后师事许孚远,其学以慎独为宗。著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等书。《圣学宗要》是介绍理学要义和源流的专著。作者以友人刘去非的《宋学宗源》为蓝本增订而成。书中选录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东铭》、《西铭》,程颢的《识仁说》、《定性书》,朱熹的《中和说》,明代理学家王守仁的《良知问答》等篇,并加以诠解,通过对先儒著作的诠解阐发,提倡“诚意”、“独慎”,以纠正明代理学援佛入儒之风。《学言》为刘宗周讲学的语录,由其门人姜希辙所刻。其讲学的大旨多渊源于王守仁,但能尽王学之所长,而去其所短,务以诚意为主,而归功于慎独。强调为学之要,诚而尽之,而其功在于主敬。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著录此书与《学言》为《刘子遗书》,《四库全书总目》则分别著录《圣学宗要》一卷、《学言》三卷。有《刘子全书》本,明姜希辙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山海经广注

    十八卷。清吴任臣(详见《十国春秋》)撰。此书是《山海经》的又一注本,较之晋郭璞《山海经》注本,在名物、山川、道里、训诂等方面有所订正,但引据繁琐,枝蔓臃肿,不甚可取。有《四库全书》浙江巡抚采进本。

  • 尚书古文疏证辨正

    一卷。清皮锡瑞撰。皮锡瑞也是攻东晋伪《古文尚书》的,只是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有不少疏谬之处,皮氏恐为反戈者作为攻击的借口,故作“辨正”来完善阎氏之说。卷首有“自序”。皮锡瑞认为,阎若璩不了解汉代古

  • 灵峰志

    四卷。清周庆云撰。周庆云,字梦坡,浙江乌程人。灵峰在浙江钱塘县西北隅,距城九里。距西湖四里。峰高四十六丈。《灵峰志》宣统三年(1911)刻本。共四卷,分为四门:山水、名胜、人物、艺文。其谓灵峰处西湖之

  • 老残游记

    晚清刘鹗(1857-1909)撰。刘鹗字铁云,号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对通过科举博取功名没有兴趣,他崇拜西学,喜欢研究数学、医学、水利等,年轻时还做过医生和商人。

  • 陶元亮年谱

    一卷。清王质撰。王质,字文蕴,浙江海宁人。王质是第一个给陶渊明作年谱的人,但谱中疏漏错误之处很多。如写渊明生年,一仍旧说,缺乏考证,又以陶诗“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句而误断渊明二十失妾等等。至于年月

  • 尚书集传或问

    二卷。宋陈大猷(生卒年不详)撰。其字、号均不传,两浙路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事迹不详。大猷论《尧典》“敬”字条下,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其学盖出于杨简。

  • 味静斋诗存

    十六卷。清徐嘉(1833-1913)撰。徐嘉字宾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同治举人,官昆山教谕。徐嘉幼时学诗,其学前辈潘德舆论诗之说,有人评论其诗:“作品本于天性。其中年以后之作,多沉雄悲壮,有似元好

  • 浩波遗集

    三卷。清郑际熙(约1722-1770)撰。郑际熙,字大纯,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际熙工诗文。是集为其弟际唐等所刊。凡诗二卷,文一卷。文中有杜律篇法序一篇,宣称诗人作诗,非

  • 旧五代史

    一百五十卷,目录 二卷。宋薛居正等奉敕撰。《旧五代史》原称《五代史》或《梁唐晋汉周书》,修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至七年闰十月,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同修。后欧阳修《五代史记》

  • 坦斋文集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