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圣学心法

圣学心法

明朱棣(1360-1424)撰。朱棣,明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庙号成祖。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1399)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夺取帝位。在位期间,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屡次出兵打击蒙古贵族势力。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又编纂《永乐大典》,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所贡献。《圣学心法》一书,前有永乐七年(1409)御制序,谓“以君道、父道、臣道、子道揭其纲,其下分而为目,有统言者焉,有专言者焉”。首三卷及第四卷前半,皆言君道,自统言以外,分为二十五子目;第四卷后半卷,则以父道、子道、臣道附之。父道、子道有纲无目,臣道首为统言,后分四子目。书中所采,皆经史子集之文,每条后各有附注。该书为朱棣自编,非由词臣拟进。《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曰:“按成祖称兵篡位,悖乱纲常,虽幸而成事,传国子孙,而高煦、宸濠、置鐇之类,接踵称戈,咸思犯上,实身教有以致之,而乃依附圣贤,侈谈名教,欲附于逆取顺守。自序委曲繁重,至五千余言,抑亦言之不怍矣。至于杀戮诸忠,蔓延十族,淫刑酷暴,桀纣之所不为者,夷然为之,可谓无复人理,而其序乃曰‘秦隋之君,用法惨酷,倚苛暴之吏,执深刻之文,法外加法,刑外施刑,曾何有忠厚恻怛之意?死人之血,漂流于市,受刑之徒,比肩而立,此仁人君子所以痛伤也’云云,天下万世岂受此欺乎?”《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猜你喜欢

  • 董方立文甲集

    《乙集》各二卷。清董佑诚(1791-1823)著。董佑诚初名曾臣字方立,江苏阳湖人。嘉庆举人,少喜文章,后肆力于律历数理舆地名物之学,著述颇多。有《椭圆求周术》、《三经术衍补》、《兰石词》和《董方志甲

  • 政学录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

  • 礼杂议

    一卷。晋吴商(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商字里不详,据《隋志》知为晋益寿令,《晋书·礼志》称博士,本书答刘宝议亦称国子博士,盖又尝为此官也。《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晋益寿令吴商《礼难》十二卷,《杂

  • 皇书帝佚

    无卷数。明蒋轶凡(生卒年不详)编。蒋轶凡,字季超,诸暨(今属浙江省)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首载《伪三坟》和《乾坤凿度》,称之为“皇书”;其次载有《中天佚典》,伪托为五帝之言,因此称之为“帝佚”。书首有

  • 初学集

    一百一十卷。明末清初钱谦益(1582-1664)撰。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蒙叟、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万历进士,官礼部右侍郎。入清官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

  • 易旨一览

    四卷。明蒋时雍撰。蒋时雍字绳武,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此书重文字训诂,是乡村私塾用来启蒙的课本。《四库全书总目》曾据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存目。

  • 经世格要

    二十八卷。明邹泉(生卒年不详)撰。邹泉有《尚论编》。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的体例以其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下又各立若干子目。附以诸儒之论。其书很有条理。所收辑的内容大多出自《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等

  • 近光堂经进初稿

    十二卷。清聂铣敏(约1820前后在世)撰。聂铣敏字蓉峰,湖南衡山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转授编修。官至浙江绍兴府知府。嘉庆十四年(1809),仁宗五旬万寿,聂氏

  • 尚书今文新义

    二十九卷。清廖平(1852——1932年)撰。廖平原名登廷,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清末民初经学家,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教职。廖平治经,早年受王闿运影响,专治今文学,后来又讲

  • 煮泉小品

    一卷。明田艺蘅(详见《大明同文集》)撰。是书主要记载煮茶的各种水品。书中将水品分为十类:一源泉、二石流、三清寒、四甘香、五宜茶、六灵水、七异泉、八江水、九井水、十绪谈。书中内容多半前人已经谈及,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