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记
三十六卷 明朱国桢撰。朱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以编年体裁记载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史事,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三十六卷 明朱国桢撰。朱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以编年体裁记载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史事,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清章学诚(见《章氏遗书》条)撰。此书内容包括《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地方略例》、《文集》、《湖北通志检存稿》、《外集》、《湖北通志未成稿》。传世本有民国年间浙江省图书馆铅印本。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昶修,王大信等纂。陈昶,浙江人,出身举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三河知县。王大信,江南人。三河县志创修于明代,后散佚,乾隆二十一年陈昶继任知县后,着手史料的搜集考订,二十四年(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
八卷。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笔炼阁主人”当是徐述夔的别署,因清代《禁书总目》徐述夔悖妄书籍目内有《五色石传奇》。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东台
三十卷。清宋长白撰。宋长白原名俊,以字行,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宋长白客游广德柳亭,著书消夏,故取名《柳亭诗话》。自三代以迄近人,凡涉于诗者,多所记录
三卷。清鲍鼎撰。鲍鼎,丹徒(今江苏丹徒)人。钻研金石学,著有《墨厂金石三书》等。《春秋国名考释》对《春秋》经传中所见诸侯国名详加考订,有民国年间石印本。
不分卷。辑佚书,清黄奭辑。所辑凡十八条。《乐纬》一书亡佚甚久,其成书时代约在东汉初年,本以配《乐经》。或言《乐经》、《乐纬》本不存在,乃后世学者为之。此书系抄撮诸书而成,如吹律定姓之事与《白虎通·姓名
五十六卷。明陈深(详见《周礼训隽》)撰。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于《易》只取程传及本义,各标
三卷。清潘希淦撰。希淦字怀芗,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著有《天文萃要》、《疆域总略》、《六书辨伪》、《前明越献》及此书行于世。此书编首有道光戊申(1848)杜煦序,编末有道光戊申其子尚楫跋,知成于乾隆四
四十二卷。此书不著编者姓名。题为“艺林山房梓”。《别雅》下又题曰:“小蓬莱山馆重刊”。是书汇辑《广雅》、《别雅》、《比雅》及题作包括《字林》、《经策萃华》的《彬雅》四书。北魏张揖的《广雅》是继《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