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婺源县志

婺源县志

①十二卷,清蒋灿纂修。蒋灿,浙江仁和人,官徽州府通判,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两任婺源县知县。婺县有志,一修于明正德,再修于嘉靖,三修于天启,至清康熙八年(1669),已四修,距此志约三十年。蒋灿自序云“郡伯朱公,将有府志之役,征掌故于属邑,余不敏,不敢以代庖谢责,乃开局取旧志重续之,仍其部署,益以新事,不数月而二十余年之文献了如指掌。”此志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印。此志分为十类,悉有前引后跋,引必以蒋灿曰,跋必冠以张绶曰,各目前既有序,有必有赞曰,词意繁复,半属可删。“通考”一门中,所系寺观、仙释、丘墓,其内容实为杂志,今以通考命名,尚殊罕见。“人物志”门,除儒林、文苑外,又有学林,地产不入食货志,而入疆域,其体例杂乱无章。② 三十九卷,首一卷,清赵汝为纂修。赵汝为,字监泉,直隶易州人,举人,嘉庆十一年(1806)来任婺源知县。婺源县志,入清凡四经纂辑,一修于康熙八年邑守刘光宿,再修于三十三年邑守蒋灿,三修于乾隆二十二年邑守俞云耕,四修于五十二年邑守彭家柱,越二十六年,至赵汝为。会制府有重修江南通志之举,檄各属纂修邑志,赵汝为设局纂辑,于嘉庆十二年(1807)志成。此志大多因循乾隆旧志,宏纲细目,纤微无异。赵汝为自序称,“丁未距今不过念余年耳,其间疆域、官师、选举、食货、兵防各门,体例详赡,悉仍旧贯,惟人物一条,宜加搜辑”,故此志于人物一门,增补独详。全志三十九卷,人物一门已占其三分之一,其他各志,亦间有增补移易,且另标丁卯续志以别之,立体殊为有当。对旧志讹误,其多所辨证,如艺文志《古易言训》,本吕伯恭著,而附之朱子,《潜虚发微》本张敦实著,而附之张敦颐,凡此之类,此志皆悉为订正。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③ 三十九卷,首一卷,清黄应昀、朱元理纂修。黄应昀,江西南丰人,监生,清道光五年(1825)委署婺源县事。考婺源有志,自明正德八年,至天启二年凡经三修,入清则康熙八年,至嘉庆十二年,凡经五修。道光五年,檄饬通省,兴修志书,婺源知县黄应昀,乃设局纂辑,阅两月而竣事。道光六年(1826)刻印。此志一踵嘉庆旧志,较前志,不仅体例无殊,所增事迹,实亦无多。就其内容,除人物、艺文两门补订较多外,其他典制,亦略有移易。其卷首备载历修旧志序文,乃康熙甲戌志各门前引后跋,俾读者易知沿革。此志虽因独创少,亦有名著之称。有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④ 六十四卷,首一卷,清吴鹗等修,汪正元等纂。吴鹗,端州(广东高要县)人。吴鹗序云“婺志之兴,续修凡九,自道光五年,以迄于今,又将五纪矣,中更兵燹,所宜添纪者实繁,此而不修,后复何及,询谋佥同,即于八年(1882)春兴修,至癸未秋而厥事乃蒇”,故开局于光绪八年(1882),而书成于九年。此志体例踵其道光志,然于各门目中,多有考订之处,如旧志疆域门中沿革一目,杂采诸事,此则将于沿革无涉者,悉心考订,有门可附者,各从其类。学校一目,新增了学制条目。

猜你喜欢

  • 格物图

    一卷。明孙丕扬(生卒年不详)撰。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此书分为四篇,一曰《格物图》,二曰《明物解》、三曰《原物辨》、四曰《人物镜》。其书原有总

  • 启札青钱

    十八卷。不著撰者姓名。所载手书正式。一曰具礼、二曰称呼、三曰叙别、四曰瞻仰、五曰即日、六曰时令、七曰伏惟、八曰燕居、九曰神相、十曰尊候、十一曰托庇、十二曰入事、十三曰未见、十四曰祝颂、十五曰不宜。亦近

  • 英轺私记

    一卷。清刘锡鸿撰。刘锡鸿,字云生,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举人出身,官至通政司参议。光绪七年(1881),因弹劾李鸿章而被革职。曾随郭嵩焘出使英国,并撰有《英轺日记》。是书即为《英轺日记》的姊妹篇,分别

  • 菉竹堂稿

    八卷。明叶盛(1420-1474)撰。叶盛,字与中,昆山(今属江苏)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水东日记》、《开封纪行稿》、《叶文庄奏议》等。此稿系叶盛自订编成之本。凡八卷,诗

  • 枕经堂金石跋尾

    三卷。清方朔撰。方朔,字小东,安徽怀宁(今潜山)人。是编有宋祖骏、潘祖荫、宗稷辰、沈兆沄书后,吴隐作跋。卷一为属于金属之跋,卷二、卷三为属于石属之跋。跋后所附各家题记,如翁方纲、何子贞之韩敕造孔庙礼器

  • 易义偶存

    一卷。清易慎省撰。易慎省,湖南湘潭人。作者说易以发明义理为主。继承了程子六十四卦皆来自乾、坤二卦的论点,摒弃了朱子卦变之说;继承了来知德易注说,而摒弃了其错综之论。书中于易道渊源,多有阐发,与陈梦雷《

  • 左传杜林合注

    五十卷。明王道祐、赵如源合编。王道祐、赵如源皆明末人,生平不详。此书是合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与宋林尧叟《春秋左传句解》二书而成。杜预《集解》己见前。林尧叟字唐翁,宋人,生平不详。杜氏《集解》号为精密

  • 群仙珠玉集成

    四卷。无编辑者姓名。此书第一卷为《赋》,二十二篇;第二卷为《论》,十七篇;第三卷为歌词,十六首;第四卷为钱道华《敲爻歌注》、李光元《海客论》。《四库提要》称此书“大概恍惚不可究诘,其词亦多涉于鄙俚”。

  • 国政贸易相关书

    二卷。英国法拉(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家宝笔述。法拉始末未详,据书前自序知他曾任英国法官,其书成于光绪九年(1883),伦敦麦密兰印书会曾向法拉约稿撰写此书,并托遮风

  • 刘昺敦煌实录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敦煌实录》十卷,刘景撰;《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刘延明撰;《唐书·艺文志》作刘昺撰。刘昺,字彦明(延明),唐人避讳而改为景。陈振孙《书录解题·敦煌新录》目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