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母切韵要法

字母切韵要法

一卷。撰人不详。刊于《康熙字典》卷首。赵荫棠《等韵源流》考证是书“乃由《大藏字母切韵要法》而来”。《大藏字母切韵要法》署为中天竺沙门阿摩利谛译,《等韵源流》推断作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至四十一年(1702年)之间。《字母切韵要法》包括两种韵图,一种叫《内含四声等韵图》,是一个声韵拼合表,不标明声调;一种叫《明显四声等韵图》,是一个声韵调拼合表。《内含图》分韵母为十二摄,与《五方元音》的十二韵相近,它的最大特点是〔uη〕与〔eη〕合并,收〔-m〕尾诸韵并入收〔-n〕尾诸韵。《内含图》仍用三十六字母,但它们在各图中并不同时出现,精组与照组,帮组与非组,依“呼”的不同而出现于不同的图。每图之中,各字母单行排列,字母之下标出表明清、次清、全浊、次浊的符号,这些符号是对明释真空《篇韵贯珠集》的沿用。《内含图》共有四图,沿袭《大藏字母切韵要法》之旧,按开口正韵、开口副韵、合口正韵、合口副韵,亦即开、齐、合、撮四呼分别列图。其图式是:横列三十六字母,始“见”,终“日”。字母下标以符号。符号下一行列“迦”(〔a〕)摄字,劳乃宣《等韵一得·外篇)云:“国书以阿字为元音,谓诸字皆生于阿。阿者麻韵也。天竺字母悉用麻韵,《字母切韵要法》以迦佉等字为首列,皆此意。”首列〔a〕韵字,是仿照天竺及西番字母作法,及国书字头以“阿”为首的规矩,取〔a〕音包括终始,生一切音之意。首列字之下一格,注明此图为“开口正韵”(第二图注明为“开口副韵”,第三图为“合口正韵”,第四图为“合口副韵”)。其下共列十三横行,每行右边起头的字就是该摄的标目字。纵横交合处就是声韵相拼的字。各图之中均有将入声字与非入声字并列的情形。有四摄(阴声韵摄)中录有入声字,其他摄不收。《内含图》没有明显标示声调而“内含四声”,故称《内含四声等韵图》。《明显四声等韵图》将十二摄列十二图,每图横列三十六字母,下配以符号,再下按四呼分四大栏,一栏之内按平上去入分四格。《明显图》是声韵调拼合表。由于“明显四声”,所以称为《明显四声等韵图》。《字母切韵要法》与《大藏字母切韵要法》(又称《大藏字母九音等韵》)、《三教经书文字根本》两书有密切关系,《字母切韵要法》只是对两书略有修订而已,语音系统是一致的。赵荫棠《等韵源流》中有《康熙字典字母切韵要法考证》一文,对《字母切韵要法》诸问题考辨详审。

猜你喜欢

  • 燕间录

    见《河汾燕间录》。

  • 论语孙氏集解

    一卷。晋孙绰(314-37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人。晋文学家。官至廷尉卿。《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并新旧唐志同为绰撰。《经典释文·叙录》作集注,亦为十卷

  • 萝月轩诗集

    八卷。清史筠撰。史筠,生卒年不详,字湘霞,号石门女史,山东济宁人。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 诸书字考

    二卷。明林茂槐(生卒年不详)撰,茂槐字稚虚,福清(今属福建)人。万历乙未(1596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是为辨别字音之作。共分四十四类,其例有八:(1)字有异音而读讹者,(2)偏旁讹者,(3)假借通

  • 周易卦象

    六卷。清张丙嚞撰。张丙嚞字龙西,莱阳人。曾官清苑知县。作者认为治易必须先明象数,以象数求义理,才为治易正途。朱子《周易本义》详于理而略于象,使人感到立论缺乏依据,故著此书,每卦下先列《本义》原文,后列

  • 琳琅秘室丛书

    三十种,九十四卷。清胡珽(1822-1861)编。胡珽字心耘,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其父胡树声为清代藏书家,所藏多宋元旧本,共千余卷,其藏书室名为“琳琅秘室”。胡珽继承其父遗志,取旧藏之书,以及自己所

  • 开元释教录

    简称《开元录》。佛教经录,二十卷。唐代释智升(生卒年不详)撰。智升学识高超,精通律学,擅长文史。曾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中,住长安崇福寺。《开元释教录》于开元十八年(730)撰成,此外还著述有《开元释教录

  • 味某华馆诗初集

    六卷。清陈鸿浩(生卒年不详)撰。陈鸿浩字曼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约嘉庆、道光时人。陈鸿浩生性淡泊,嗜金石文字,隶篆八分皆有法度,一室之间坟典参错,鼎彝斑剥,暇则吟咏其间,不以门外事为意。其诗亦略似

  • 海棠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