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纬

孝经纬

①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据《隋志》,纬书类有《孝经钩命决》、《孝经援神契》、《孝经内事》三种,复引七录有《孝经杂纬》、《元命包》、《古秘援》等十二种。黄氏辑本以《孝经钩命决》、《孝经援神契》以及《内记图》别行,而以其余总为孝经纬。此辑本内分《孝经中契》、《孝经石契》、《孝经左契》、《孝经契》、《孝经右秘》、《孝经威嬉拒》、《孝经章句》。因文字零落不全,原书命名之意,也多不可晓。中契左契右契三名,指契合于天地鬼神而言。而左中右之分,则不知缘何。孝经契一条,引见开元《占经》,疑由中左右三契脱略而来。孝经右秘之名,大概说天人感应之道秘密难晓。《孝经威嬉拒》中仅有一条,辑自《御览》,言去恶鬼之方,颇有威拒之意。《孝经章句》撰者不详,《隋志》《唐志》皆无其目。辑本所载诸条,均言五星占验事。《孝经纬》的版本为汉学堂辑本。② 一卷。清赵在翰编辑。此书辑诸书所引泛称孝经纬者,所辑凡二十条,附注一条。二十条中“周有千八国诸侯,尽京师之地,不足以容,不合事理”条,《穀梁传》杨疏,统共释为孝经说文。在翰据范氏集解引《五经异义》,文中有“若今诸侯,京师之地,皆有朝宿之邑”,由此可知上条所引只有“周有千八国诸侯”句为引用纬文。另外,“周有百八国诸侯”七字已见《援神契》,辑入《孝经纬》似不妥。所附宋均注,引郑玄《六艺论》叙孝经,云“玄又为之注”,表明郑玄做过《孝经注》。该书版本为嘉庆刊《七纬》本。

猜你喜欢

  • 心经法语

    见《心经》

  • 字学新书摘抄

    一卷。元代刘惟志撰。刘惟志,仕履生卒不详。达州(今四川达县)人。该书摘录古人论书之语,分为四目:六书、六体、书法、书评。所摘选的内容十分简略。关于该书名,大概原书名为《字学新书》,而刘惟志摘抄其中。《

  • 孙子兵法

    见《孙子》。

  • 春秋诗话

    五卷。清劳孝舆撰。劳孝舆,字巨峰,一字阮斋,南海(今广东佛山)人,生卒年均不详。为“惠门八子”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官至贵州知县,历知龙泉县,龙泉人为纪念他,建立劳公书院。才气豪放,学问赡

  •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一百二十卷。乾隆四十四年(1779)奉敕撰。本书《四库提要》作《钦定蒙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书名和卷数均与《四库全书》著录本异。著录本凡王公世袭表十六卷,其中第十二卷为西藏部,第十四卷为哈密、吐鲁

  • 东方兵事纪略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 碧琳琅馆丛书

    四十五种,二百九十九卷。清方功惠编。方功惠字庆龄,号柳桥,湖南岳阳人。生卒年不详。方功惠在广东做官时,曾筑有碧琳琅馆,倾三十年之功,得书籍十多万卷,并刻有《占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全唐文纪事》

  • 苍润轩碑跋

    一卷,续跋一卷。明盛时泰撰。盛时泰,字仲文,上元(治所在今南京市)人。以诸生贡太学。善画水墨竹石。屋近西冶城,家有小轩,文征明题曰“苍润”,所以是书称《苍润轩碑跋》。书中所著录碑版,以金陵六朝诸迹为多

  • 四宜堂法帖

    八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雍正生平见《朗吟阁法帖》。乾隆元年十月二十日奉旨摹勒。第一卷为《劝农谕》、《黑龙谭碑文》、《朱批谕旨序》、《训诫武臣谕》、《喜雨诗》、《爱莲说》;第二卷为《惜

  • 十三经义疑

    十二卷。清吴浩(生卒年不详)撰。浩字养斋,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进行辨析。对经文的疏证,虽偶有可采,大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顾此失彼,不知变通之理,错讹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