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甫遗学

安甫遗学

三卷。清江承之(1783-1800)撰。承之字容甫,安徽歙(今歙县)人。十四岁从张惠言学读,后治经,学郑氏《礼记》及郑氏他书,并及先汉诸儒之说。年仅十八,因病而卒。所著有《周易爻义》《虞氏易变表》、《仪礼名物》、《郑氏诗谱》。其《周易爻义》及《虞氏易变表》合刻为《安甫遗学》三卷,即本书。其学《易》以师说为本,习礼经虽然对于郑学尚未深造,而校正疏说,颇有条理。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中二卷是《虞氏易变表》,自鼎以下十五卦为张惠言补作,下卷为《周易爻义》,包括爻义三条、读《易》条记二十五条、读《礼记》条记五十五条、读《仪礼》条记七条、《仪礼》名物目录一条。都是承之平日读书有疑问,为便于向老师求教所作札记。其《虞氏易变表》,发明义例,条理清晰,秩序井然;其读《易》条记质疑问难,校正、疏说小义,足补张惠言之所未及。承之在《虞氏易》方面有所深造。但在郑氏礼学方面所得尚浅。本书下卷,虽然兼及《礼记》、《仪礼》,因本来附在《虞氏易变表》后,所以仍然著录于《易》类。张惠言书序介绍承之的生平,并称他:“治郑氏则依婺源江征君及歙金先生,其治《虞氏易》则依余之《易》义,然皆贯穿经文,以求其合。其有未合,虽余口授不敢信,争之每龂断,尽悟乃已。”有南菁书院丛书本,《受经堂汇稿》本。

猜你喜欢

  • 履勘滇边事记

    一卷。清周正朝撰。周正朝,字寅山,四川人。《履勘滇边事记》传钞本。首九龙江原分定十三枝那,次各猛地官职改定品级,次永昌、顺宁、普洱三高沿边道里,次神护关通孟硔道里,次蛮允三路至蛮募道里,次陇川至新街道

  • 五经备解

    不分卷。清周封鲁辑。封鲁字东山,湖北天门县人。此书无序例,凡《易经》三百五十条,《书经》四百九十二条,《诗经》四百五十六条,《礼记》三百五十五条。凡涉及典故及义理的,择采一家之说,或兼采数家之说,只是

  •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

  • 钦定大清会典

    一百卷。亦称《清会典》,清奉敕官修。康熙三十五年(1694)初修。雍正五年(1727)续修。这两次编撰是依《明会典》的体例,将事例分散于各条之下。乾隆十二年(1749)始命《会典》与《事例》各修一书,

  • 百一方

    见《肘后备急方》。

  • 江南别录

    一卷。宋陈彭年撰。陈彭年(961-1017)、北宋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永年。雍熙时中进士,咸平四年(1001),奏请置谏官、择法吏、简格令、省冗员、行公举。景德初年,以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预修《册

  • 考信编

    七卷。明杜思撰。思字子睿,邓县(今属河南)人。嘉靖进士,官至青州府知府。是书皆载上古之事。其目有二:原始考,始自盘古氏讫于燧人氏;读坟考,始自庖牺氏,讫于帝魁。编年纪月,记动、记言,全作策书之体。题曰

  • 洞天福地记

    见《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 宅经

    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

  • 琼花谱

    一卷。明杨端撰。杨端,字惟正,鄞县(今浙江鄞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成化年间寓居扬州。著有《琼花谱》。是书是杨氏采摘前人关于琼花方面的著作而汇成一书的。主要记载琼花的品目及有关琼花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