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讲义

尚书讲义

一卷。清黄以周(1828-1899年)撰,其子黄家岱述。黄以周字元同,浙江定海人,官浙江分水县训导,清代经学家。黄以周采集汉、唐至清关于礼制的解说,撰《礼书通故》一百卷,考释中国古代礼制、学制、封国、职官、田赋、乐律、刑法、名物、占卜等,纠正了一些旧注的谬误。另撰有《子思子辑解》、《周易释》等。黄家岱字镇青,诸生,生卒年不详。此书卷首有黄以周及其兄黄以恭、其子黄家贷的序。本书融会《书》旨,贯通章脉,或设疑难,以发其蕴。本书特点是考据与义理并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禹贡》、《盘庚》、《大诰》、《洛诰》、《立政》各篇的训释与讲义,均明晰易了。此书所说不分今古文,其中有些解释也较为荒谬,但大致可取者居多。原书未至《泰誓》而止,以后数篇为黄家岱续述所闻而补充以成,但仍未完成全书。此书有光绪乙未(1895年)刊本。

①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浩累官右丞相,卒谥忠定。主要事迹见《宋史》本传。著述除《尚书讲义》之外,还有《鄮峰真隐漫录》。《尚书讲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作二十二卷,原书久佚,库书据《永乐大典》录出其文,依经文考次排订,厘为二十卷。该书以注疏为主,参考前人旧说,时出己意。体例为随经演绎,近似经幄讲章体。书成后,曾得到朱熹好评(见《朱子语类》),孙应时《烛湖集·上史越王书》称此书“多所发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之蕴,剖抉古今异同偏见,开悟后学心目,使人沛然饱满者,无虑数十百条”。蔡沈撰《书集传》,多用其说。版本有《四明丛书》本。② 无卷数。明蔡璋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璋字达夫,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尚书讲义》惟循经文敷衍其义,无甚发明。

猜你喜欢

  • 经学五种

    二十五卷。清汪昌序编。汪昌序,生卒年不详。江苏仪征人。诸生。家中藏书甚富,喜校雠之学。汪氏此书汇刻了宋代经学精美刻本五种、岳飞之孙岳珂《九经三传沿革》、叶时《礼经会元》、郑樵《六经奥论》、《太平经国之

  • 石船居剩稿

    四种,十四卷。清李超琼撰。李超琼字惕夫,合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幼年读书成都,二十九岁从军辽左,随陈海珊观察,行巡辽阳、海城,入凤凰城。在辽八年,辅佐陈海珊办理边务。后官江苏等县知县。四种为

  • 易荡

    二卷。清方鲲撰。方鲲字羽南,安徽桐城人。其书不载经文,也不按周易卦次,只根据《大传》八卦相荡之义,画成纵横图,八卦相重,一卦荡为八卦,所以取名为《易荡》。每卦各自成说,说后附有自注、集注以及补遗。卷首

  • 禹贡易知编

    十二卷。清李慎儒撰。李慎儒字鸿轩,江苏丹徒人。本书以南宋蔡沈的《书集传》为主,但对于蔡沈的谬误,也多所驳正。比如释“浮于淮、泗,达于河”,李慎儒引经据典,对蔡氏之谬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订正。同时,本书

  • 史载之方

    二卷。宋史堪(生卒年不详)撰。史堪,字载之,蜀(今四川)人。北宋政和进士。精医业,治病屡有奇验,为宋代医林高手。此书又名《指南方》。上卷中有论治伤寒证之四失,论辨深刻,足以针砭庸医。下卷中有治涎治痢之

  • 畹兰斋文集

    四卷。清李桢(生卒年不详,)撰。李桢,清末叶人。其人甫三十而绝仕进之意,以岁贡生老。善古近体诗,然不多作,尤工时文。除本书外,著有《说文逸字辩证》。《畹兰斋文集》多属作者光绪年间的著述,收论说、考证、

  • 说文建首字读

    一卷。清苗夔撰。参见《说文声读表》。此诗以《毛诗》韵部,定《说文》五百四十部首音纽,乃以句用丶,韵用〇,间句韵用〇〇,隔句韵用、丶,撰为一篇韵语。王念孙云:“此小学绝作,六朝五代以来,读字讹谬,皆坐不

  • 征访明季遗书目

    一卷。清刘世瑗辑。刘世瑗,生平不详。此目选取明末杂史、杂记二百九十五部,集中反映了南明史的资料。每书著录书名及所知别名、撰者姓名,但存书目而无其书。有清宣统二年(1910)北京刘宅铅印本。

  • 增修欧氏几何

    五卷,附四卷。清曹汝英(生卒年不详)撰。曹汝英,字粲三,广东番禺(今番禹)人。著有《直方大斋数学上编》十四卷(1903),《直方大斋数学上编附卷》二卷(1904),《直方大斋数学中编》四卷(1907)

  • 井研县志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叶桂年、高承瀛修,吴嘉谟、龚煦春等纂。高承瀛,潍阳人,曾任井研县知县。吴嘉谟,邑人,举人。龚煦春,邑人,廪生。《井研县志》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共四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