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开元天宝遗事

开元天宝遗事

四卷。五代王仁裕(880-956)撰。王仁裕字德辇,天水(今甘肃天水)人,唐末为秦川节度判官,历仕前蜀、后唐、晋、汉,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显德三年卒。王仁裕为人俊秀,以文辞知名,工诗文,通晓音律,曾集平生所作诗万余首为百卷,号《西江集》,今佚。此书共一百五十九条,皆记宫中琐闻杂事,尤其留意于宫内外风俗习尚的记载。如七月七日乞巧、红丝结缡、金钱卜、秋千、灵鹊报喜等,均有详细记录。此外唐明皇、杨贵妃及其它王公贵族淫靡之风,亦多涉略。所以为后世戏曲、小说家所推重。但此书因多采自民间传说,未能详核史实,故舛误失实之处在所难免。洪迈《容斋随笔》摘其谬误四事,以为是后人托名王仁裕而作。但因证据不足,无法考证,仍从旧本所题。此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作四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宋史艺文志》作一卷,皆据所见本之各异而录。传世刻本有:明张氏建业铜活字本、《四库全书》本、《顾氏文房小说》本、《丛书集成》本均二卷;《续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唐人说荟》本、《历代小史》本等均一卷。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顾氏文房小说》本为底本,参校《五朝小说大观》本、《唐代丛书》本校订印行,辑入《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猜你喜欢

  • 金陵朱氏家集三十种

    四十卷。清朱绪曾(生卒年未详)编。朱绪曾,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好读书,于《尔雅》用力尤深。藏书甲于江浙,著有《续宋文鉴》、《中论语》、《论语义证》、《金陵旧闻》、《金陵诗

  • 广川书跋

    十卷。宋董逌(生卒年不详)撰。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政和中官徽猷阁待制。还著有《广川藏书志》、《广川诗故》、《广川画跋》等。据王明清《玉照新志》载之靖康末尚官司业;曾敏行《独醒杂志》称建炎

  • 中庸章句质疑

    二卷。清郭嵩焘(详见《大学章句质疑》)撰。是书首有王先谦序与嵩焘自序。嵩焘认为《中庸》一书,汉以来儒者多明其义,而其辨之明而析之精者从程子开始,朱子加以阐发疏通,功劳很大,但求之过密,析之过纷,不免有

  • 云川阁诗集

    九卷。清杜诏(1666-1736)撰。杜诏,字紫编。江苏无锡人。少时曾从严绳孙、顾贞观游,得其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玄烨南巡。诏迎銮献诗,特命供职内廷。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翌年钦赐进

  • 筹饷卮言

    一卷。清唐梦赍(1627-1696)撰。唐梦赍,字济武,号豹岩。淄川(今山东淄博)人。顺治进士,官检讨,因得罪权贵,罢官。著有《铜钞疏》、《禁粜说》等。是书针对当时开捐纳事例和停发各省俸工等款,提出了

  • 留垣奏议

    四卷。黄起龙撰。黄起龙,明代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字应兴,号雨石。万历戊戌(1598)进士,累迁南京吏科给事中,时讲筵久罢,福藩不就国,廷臣莫敢言,起龙甫拜官,首疏及之,又请复建文年号,追谥靖难仗

  • 皇明通纪辑要

    二十四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辑。孙镔原订,清马允晋增订。陈氏尝撰《皇明通纪》,记洪武、永乐至正德、嘉靖、隆庆朝事。万历至天启朝则由马氏根据诸家之书,正以实录以续之。该书于辽事记载颇详,这与清

  • 衡斋算学遗书合刻

    《衡斋算学》七卷、《衡斋遗书》九卷。清汪莱(1768-1813)撰。汪莱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嘉庆年间以优贡生入史馆修《天文》《时宪》二志。官石埭县训导。精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历算,尤致力于国外数学

  • 周礼军赋说

    四卷。清王鸣盛(1722-1793)撰。王氏另有《尚书后案》,已著录。王氏从经、史、子及其注疏中广为钩稽、征引言及周制军赋者,辑成此书。书凡四卷,卷一自总论《周礼》军赋,依次为总论王畿军制、六乡、廛里

  • 宣和集古印史

    八卷。明来行学刊。来行学字颜叔,杭州(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自序中称来行学某日耕于石箐山畔,见桐棺裂,得朱筒一函,内有蜀锦重封《宣和印史》一卷,素丝玉轴,朱印墨书。原是宋代南渡之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