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明小史

文明小史

六十回。题“南亭亭长新著”,作者为晚清李宝嘉(详见《官场现形记》)。长篇小说,写戊戌变法前后社会状况。当时清王朝已摇摇欲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而慈禧太后为抵挡革命势力的发展,也挂起假维新招牌;一些投机官僚和假进步的知识分子,也侈谈“维新”。作者在该书中从“维新”、“立宪”的角度暴露了清廷官吏的守旧和腐败昏庸,也揭穿了假维新的真面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局面,以及社会上新旧思想的尖锐冲突。该书涉及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通商城市到穷乡僻壤,遍及全国各省;接触的问题:从内政到外交,从统治集团到劳动群众,从假维新派到守旧党。作者倾向鲜明,在书中尖锐指出:不管是假维新派还是守旧党,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都是谋升官发财之道。该书在广泛的背景上对晚清官僚的对外态度和兴学实质作了一个总结,对于了解晚清特别是戊戌事变(1898)之后几年的中国社会状况有认识价值,具有晚清谴责小说的共同特征。作者以生动的笔法刻画了诸多不同性格,令人读后难忘。但与《官场现形记》一样,情节不甚集中,艺术概括的笔力不足。内容上也有诋毁义和团运动和对民主革命持反对态度的错误倾向。作者把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寄托于理想人物平中丞的出洋考察上,其社会理想是宣扬改良主义。该书于光绪癸卯(1903)开始连载刊于《绣像小说》,190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始铅印单行本。1955年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删去图及“自在山民”的评语,对原本诋毁义和团和革命党的内容亦加删削。195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亦出此书。

猜你喜欢

  • 老子解

    ① 见苏辙《道德经解》。② 一卷。清吴鼐(生卒年不详)撰。吴鼐,字大年,江苏无锡人。乾隆(1736)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撰有《老子解》一卷。周朝末期,诸子讲学立说较为繁杂,所见不同,究其旨,都是想以己

  • 铨政论略

    一卷。清蔡方炳撰。蔡方炳,字九霞,号息关,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山西巡抚蔡懋德之子。著有《增订广舆记》,已著录。本书专论唐、宋二朝之铨政,颇为浅略。如谓侍郎起于隋,不知梁天监三年(504)已有侍郎之

  • 叶文庄奏疏

    四十卷。叶盛撰。叶盛(1420-1474),明代昆山(今属江苏)人,字与中,正统乙丑(1445)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土木之变后,协守北京有功,升都给事中,景泰二年(1451)擢山西右参政,天顺二年(1

  • 尚书今文二十八篇解

    不分卷。清杨钟泰撰。杨钟泰字硕葊,山东招远人,嘉庆六年举人,官至大挑知县。本书专门解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程题雁为之作序,程题雁在序中称杨钟泰是真正能够表露圣人心迹的人,此书汇集了众说的精粹。伏生为

  • 虞氏易候

    一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认为,易气应卦必以其象,乃据消息以推时训,本《虞氏易象》发明占候之义。并对七十二候详细诠释。今存《茗柯全书》本。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是慧思陈永定二年(558)于南光州齐光寺造金字摩诃般若经时所作的发誓愿文。该誓愿文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慧思有生奉佛以

  • 依归草初刻

    十卷。《二刻》。二卷。《遗文》,一卷。清张符骧(1663-1727)撰。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康熙进士。官庶吉士,太史。学识渊博,对诗学功力尤深。生平笃信程朱学说。著有《依归草》

  •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

  • 七十二家评楚辞

    明蒋之翘(生卒年不详)辑。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浙江秀水)人。家贫,好藏书。明末避盗村居,搜名人遗书数十种,辑为《甲申前后集》。曾重纂《晋书》,校注韩、柳文集。著有《天启宫调》。《七十二家评楚辞》系

  • 双溪醉隐集

    六卷。元耶律铸(1221-1285)撰。铸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义州(今辽宁义县)人。累官中书左丞相。史称铸“经济不愧其父,而文章亦具有父风。”(《四库全书总目》)明钱溥内阁书目有耶律丞相《双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