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二十八卷。徐彦(生卒不详)撰。此书最早著录于宋《崇文总目》。《崇文总目》称“不著撰人名氏,或云徐彦”。北宋董逌《广川藏书志》也说:“世传徐彦,不知时代,意在贞元、长庆之后。”《四库全书总目》以此书“邲之战一条,犹及见孙炎《尔雅注》完本,知在宋以前;又葬桓王一条,全袭用杨士勋《穀梁传疏》,知在贞观以后;中多自设问答,文繁语复,与丘光庭《兼明书》相近,亦唐末之文体。”故从董逌说,定为唐人。何休《解诂》释传而不释经,此书则专疏何休之《解诂》。何氏《春秋》之学,亦多赖此书而完备。如何休三科九旨之说,他书不载,即赖此书所引何休《文谥例》而详。其他诸如“五始”、“六辅”、“七等”、“二类”、“七缺”之说,亦赖此书所引何氏说而明。又此书引闵因《叙》云:“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九月经立。”此与《左传》与《史记》所云完全不同。虽其可靠性尚有疑,但仍可视为旧说,故后儒多以此为《公羊》学基本观点之一。如此之类,此书所保存的旧说亦不少。晁公式《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此书三十卷,今本只二十八卷。《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可能是“或彦本以经文并为二卷,则冠于前,后人又散入传中,故少此二卷”。现存宋刻十行本、宋刻元修本、元刻明修本、嘉靖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本、崇祯八年毛氏汲古阁刻本、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四部丛刊》据宋建安余仁仲本影印、《西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

  • 吴吏部文集

    十二卷。明吴本泰(生卒年均不详)撰。吴本泰,字美子,号梅里,又号药师,浙江海宁人。崇祯年间进士,官至尚宝司丞。著有《诗余》(又名《绮语障》)、《吴吏部文集》等书。是集凡十二卷。包括文集八卷,诗集四卷。

  • 皇明近代文范

    六卷。明张蓉(生卒年未详)选。张蓉字山泉,盱江(今江西广昌)人。此编搜录明人之文,拟分《道理》、《精实》、《英华》、《经济》四类。仅成《道理》、《精实》两类。而《道理》一类占五卷,《英华》、《经济》两

  • 文苑楂桔

    二卷。作者不详,书成于明代。传奇小说集,收唐人传奇及明人小说计十九篇,其中唐人传奇占十之七八,概抄录《太平广记》,文字上没有加工整理。所记明人小说《负情侬传》与明宋幼清《九籥集》卷五《负情侬传》同,为

  • 乐府杂录

    一卷。唐段安节撰。段安节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属山东)人。宰相段文昌之孙,太常少卿段成式之子,著名诗人温庭筠之婿。官至朝议大夫,国子司业。善乐律,能自度曲。其事迹附见于《唐书·段成式传》末。此书成于乾宁

  • 易象集解

    十卷。清黄守平著。黄守平字星阶,号茝田,山东即墨人,道光十八年(1838)岁贡。此书为象数派易学专著,以明易象为主。书中所引多为汉晋及清代各家之说,并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因此所引不免有不能悉

  • 菽园杂记

    十五卷。明陆容(1436-1494)撰。陆容字文量,号式斋,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成化二年进士,官至浙江右参政。除本书外,还著有《式斋集》并行于世。本书为札记文体,

  • 柳庄先生诗集

    一卷。明袁珙(1335-1410)撰。袁珙,字廷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其精相人之术。永乐初拜太常寺丞。所居多植柳树,故人称柳庄先生。袁珙本士族,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世称菊庄先生。袁珙博学多

  • 周易爻变义蕴

    四卷。元陈应润撰。应润字泽云,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至正年间(1341-1368)官桐江宾幕。该书即成于桐江。其书本名为《周易爻变易蕴》。大旨为义理玄妙之谈,堕于老庄,先天诸图杂以参同契炉火

  • 重纂三迁志

    十卷。清孟广均原纂,陈锦、孙葆田重纂。广均山东邹县人,为孟子七十代孙,世袭五经博士。明代史鹗曾撰为《三迁志》,记孟子事迹、世系及历代祀典等。其后明胡继先、吕元善及清孟衍泰皆有纂修,至广均再修,仅成草稿

  • 朱子礼纂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救方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