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六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撰。唐太宗贞观初年,敕令颜师古正定五经文字,后“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五经正义》原名为《五经义赞》,太宗诏改为《正义》。其初稿完成于贞观十二年(638),后由博士马嘉运“驳正其说”。贞观十六年,马嘉运审读完毕,又经孔颖达等人修改而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再次审定后颁于天下,“每年明经令以此考试”,从此成为学校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教材。《春秋左传正义》即其中之一。虽题为孔颖达撰,但实际撰稿人是谷那律、杨士勋、朱长才,马嘉运、王德昭、苏德融、随德素参与修订。据孔颖达《序》,此书乃以隋刘炫《春秋左传述义》为本,并参以沈文阿之说,“若两义俱违,则特申短见。”此书本着“疏不破注”之原则,列举古代典籍以证杜注。如《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为颖谷封人”。杜注:“封人,典封疆者。”极为简约。此书则云:“《周礼》:‘封人掌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畿上有树,若今时界也。’天子封人,职典封疆,知诸侯封人亦然也。《传》言祭足为祭封人、宋高裒为萧封人,《论语》有仪封人,此言颖谷封人,皆以地名封人。盖封人职典封疆,居在边邑,颖谷、仪、祭皆是国之边邑也。”论证确凿而不烦琐,即此书之特色。孔氏虽号为“杜氏忠臣”,然于异说亦较宽容,时有取之。如《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杜注以为雉长三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孔疏引《周礼》、《公羊》、何休、许慎等诸家异说,按而不断,委婉指出杜注只是采贾、马、郑、王之旧说,未可视为定论。正由于此,汉代至六朝之旧注旧疏才赖此书以保存。但是,名物训诂虽可宽容,然于《春秋》义理,则唯杜是从,诸家若与杜氏不合,即予驳正。其《序》云:刘炫“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司杜又而攻杜氏,犹蠹生于木而延食其木,非理也。”清代学者因不满杜注,攻驳之语兼及孔疏。皮锡瑞《经学历史》批评孔疏党同伐异云:“案《左氏正议》,虽详亦略,尽弃贾、服旧解、专宗杜氏一家。刘炫规杜,多中杜失,乃驳刘申杜,强为饰说。”其论切中孔疏之弊。现存宋淳化元年官本、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庆元吴兴沈中宾刊本、宋刘叔刚刻本、元刻明修本、明嘉靖李元阳刻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四部备要》本,通行本是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

猜你喜欢

  • 忠愍公诗集

    三卷。宋寇准(961-1023)撰。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北宋大臣、政治家。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任宰相。寇准参决政事,正直敢言,为太宗所信重,尝以魏征相比。晚

  • 逌旃琐语

    一卷。明苏祐(生卒年不详)撰。苏祐,字允吉,一字舜泽,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以广东道御史按宣大,授计平大同乱军。历兵部侍郎,总督宣大军务,屡败强寇,进兵部尚书。坐不请兵饷失事削籍为民。不久复官,

  • 闽小记

    四卷。清周亮工撰。周亮工(1612-1672)名亮,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任潍县知县。以政绩卓越荐举至京师,正值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入朝庭官至户部左侍郎,

  • 类要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

  • 重修华亭县志

    二十四卷。清杨开第修,姚光发等纂。杨开第,字超亭,湖北襄阳人,监生,同治十三年十月来任华亭知县。姚光发江苏娄县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光绪元年(1875)固始吴中丞有续修江南通志之举

  • 鲁不鲁乞东游记

    法国人、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鲁不鲁乞(Guillaume de Rubruquis,约1215-1270,又译卢卜鲁克)的行记。1253年,鲁不鲁乞受法国国王派遣出使蒙古。是年底,他到达蒙哥汗冬季行宫,

  • 诗经通论

    十八卷。姚际恒(1647?-1715?)撰。姚际恒字立方(《四库提要》谓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新安,长期居住仁和(今浙江杭州)。清代学者,经学家。康熙时诸生。初博览群书,潜心百家。后弃词章之学,专

  • 周易述礼

    三卷。清黄巩撰。黄巩字子固,长沙人。此书为作者所著《五经述礼》中的一种。旨在阐天道,切人事,借《周易》而证实文王心事。其解释天地定位,以程颐朱熹之说为本,论爻位上下,卦德刚柔时则宗王弼之说。于术数之学

  • 松韵堂集

    十二卷。明孙七政(1528-1600)撰。孙七政,字齐之,江苏常熟人。屡试不第与王世贞诸人游。故诗亦类七子之体,而字句时伤于笨滞。陈继儒《名公诗选》称其《艳曲》,“齐之此曲,脍炙人口,白下两院,无不有

  • 笋谱

    一卷。宋代僧人赞宁(?-996)撰。赞宁,高氏,卒谥圆明大师,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出家灵隐寺,为宋初九高僧之一。工于诗、画,精通韵律。宋太宗曾召对滋福殿,令其修撰《高僧传》,咸平年间,加右街僧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