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阙如编

春秋阙如编

八卷。焦袁熹(1660-1730)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上海市)人。清代经学家、诗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后,不赴会试,专研经学,工科举之学,诗亦戛戛独造,不侪流俗。除此书外,焦氏还有《此木轩诗集》、《此木轩直寄词》。此书是未成之书,只列成公八年而止。《穀梁传》发《春秋》“常事不书”之例,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衍为“有贬无褒”之说。宋元明诸儒承袭其说,以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上至周王,下至列国,无一人免遭孔学讥贬,明吕楠《春秋说志》甚至认为孔子贬及天道。焦氏此书旨在纠正诸儒说褒贬之失,认为《春秋》据史直书,无关褒贬。如隐公盟蔑,诸儒以为恶私盟,焦氏则以为继好息民,胜于相虞相诈;无骇之帅师入极,诸儒以无骇书名为贬,焦氏则认为此若后世帝之胄不系以姓,非贬,如此之类数十条,皆驳诸儒有贬无褒之说。隐公元年春王正月,诸儒于此多发大义,而焦氏则谓:“元犹始也,首也;继父惠公为君,逾年乃称元年,犹言我公之第一年也,是年是周平王之四十九年。以其是鲁国之史,故自纪其君之年而已,不得称周王之年也。”又云:“圣人因旧史之文录之,褒贬予夺无所施于其间。至如尊王之义,正始之义,若此之类自然皆在其中,不烦措意设辞,谓我之意斤斤然特寄乎此也。”此说在当时实有过人之处。书末附《读春秋》数条,论即位或书或不书,四时或备或不备,此乃有史之本无,有传写之脱佚,并非孔子有意增减笔削,旨在破诸儒穿凿之说。此书以《左传》所载之《春秋》经文为主,而曰《公羊》、《穀梁》之异文则以小字附注其后。其书之取名“阙如”,则取自《论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之句,表明了作者反对主观臆造的治学态度。《四库》系从焦氏手稿传抄,现存嘉庆九年钱氏刻本。

猜你喜欢

  • 直隶五道成规

    五卷。工部奉救撰。清工部以直属各道一切工程需用工料按现行作法成例均有浮多,屡经驳减,并不划一。因频发是书以备查核。《直隶五道成规》乾隆刻本,共五卷。其所谓五道者,乃清河、永定、通水、天津、大名五河。书

  • 经传小记

    三卷。清刘台拱(详见《论语骈枝》)。台拱秉承家学,深研程朱理学,并以圣贤之道约束自己,但又不专主一家。汪中《述学别录》有《与刘端临书》称:“每以足下笃信宋人为恨”。但台拱解经,却一本汉学,专主训诂。本

  • 易说辨正

    四卷。清程廷祚撰。程廷祚详《大易择言》条。此书为程氏中年所作,作于《大易择言》、《易通》二书之前。后来多附入后两本书中,但也有采取未尽的。《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读易近解

    二卷。清汤秀琦撰。汤秀琦号弓庵,江西临川人。顺治中以岁贡生官至鄱阳县训导。该编取《周易图说》为之发明,使之浅显易解。旧有图者,则因图而加以推衍。旧有说而无图者,则补图以佐证之。于易而专主数,于数又专主

  • 清论格式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清朝考试翻译制科,例有《清论》一门,大都以四书五经义、孝经、性理命题。其应试论格,率皆用起承转合套数,束缚牵制,与八股无异,志士病之。此编叙述满洲论说结构。首言冒法,谓笼冒全题大意

  • 却金传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号麟洲,太仓(今属江苏)人。文学家。其兄王世贞,明著名文学家、学者。世懋嘉靖进士。父蒙冤昭雪后选南京礼部主事,历陕西,福建提学副使,迁太常少卿。《

  • 沈氏四声考

    二卷。清纪昀撰。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协内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笔削考核一手删定《全书

  • 周官礼注

    无卷数。晋干宝(生卒年不详)撰,清王谟辑佚。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官至散骑常侍。干氏为学勤勉,除此书外,尚著有《晋纪》、《周易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搜神记》等书。《隋书·经籍志》载干

  • 撼龙经

    一卷、附《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生卒年不详)撰。杨筠松,又名杨益,传说宝州(今属陕西省)人,掌灵台地理,官至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入关,窃禁宫“玉函秘术”而逃,后往来于处州,

  •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