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曾确庵三种

曾确庵三种

六卷。明曾省吾撰。曾省吾字确庵,隆庆年间进士,生卒年不详。从其著述中可知曾氏尝校士秦中,巡抚川蜀,官至司空,而《明史》无传。是编收书三种,《校秦翰牍》一卷、《抚蜀翰牍》一卷、《平蛮余录》四卷。前两种大都公文之类,而《平蛮余录》则记万历年间曾省吾平乱之事。有明万历年间刻本。

猜你喜欢

  • 残本古名家杂剧

    五卷。不著编者姓名。此书为元、明人的杂剧选集,仅存杂剧五种。其一为元张寿卿所撰《谢金莲红梨花》;其二未著撰人,为《李云英风送梧桐叶》,其三为元关汉卿所撰《钱大尹宠谢天香》;其四为明程士廉所撰《帝妃春游

  • 周易遵易约编

    十卷。清匡文昱撰。文昱字仲晦,一字监斋,山东胶州人,乾隆举人。据其自序,“因传以翼经,未尝溢词于传外,故曰遵易”。自称自十九岁学易,数十年不改,所著凡六、七十万余言,因无力付梓,故节要约言之,故曰约编

  • 诗旨纂辞

    三卷。近人黄节撰。此书乃作者在北京大学授课之讲义。起自《关雎》而终于《木瓜》。首列经文,低一格列《毛传》,《毛传》未详者,以《郑笺》补之。再低一格是作者案语,其案语往往折衷旧说择善而从。案语之下再列后

  • 小学骈支

    八卷。清田宝臣撰。田宝臣(1792-1858)字少泉,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人。师事魏茂林。庠生。通训诂之学。《小学骈支》名“骈支”者,言《骈雅》之支也。是书乃补《骈雅》不逮之作。以《说文》为主,以《尔

  • 博雅

    《广雅》亦称《博雅》,详见“广雅”。

  • 经史笔记

    无卷数。清潘继善(生卒年仕履不详)撰。潘继善号本庵,婺源(今江西省)人。著有《音律节略考》、《圣学辑要》等。《经史笔记》是潘继善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记述经史之文,为之论说。其论经,记述尧典等内容。

  • 事典考略

    六卷。明徐袍(生卒年不详)撰。徐袍字仲章。此书采集前代的事迹,以及先儒的议论,分类成书。全书分目八十一。内容丛杂琐碎。

  • 楚石禅师语录

    二十卷。元代释梵琦(生卒年不详)撰。梵琦,俗姓朱,字梵琦、楚石或昙耀。明州象山人。据《补续高僧传》卷十四记载:他还在襁褓中时,有“神僧”抚摩过他头,并说:“此佛日也,他时能照烛昏衢乎”,故人称他为“昙

  • 宁洋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

  • 乐府

    一卷。明周道仁(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周道仁,字以修,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是集所作拟汉、魏乐府诗共一百零三章,原附于所刊孙一元《太白山人稿》后。自序称道不师孔、颜,学不则经、史,性不本忠、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