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馨堂集五种
十二卷。清张廷济(1768-1848)撰。张廷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举孝廉第一。屡试不第,遂归隐,以图书金石自娱。当时士大夫,高其行。所居清仪阁,其中之物,自商秦魏晋唐以至近代,自金石象齿,以至碑碣、赋咏、简牍、铭议;自篆隶图画,以至草木之品,皆以所好聚存。善于颐养,安乐晚年,自号眉寿老人。撰有《清仪阁题跋》,辨别详博,记其庋藏源流,饶有风趣。其为诗,朴劲典核,出入韩苏,而性情天趣,有萧然绝俗之致。有清道光、咸丰间清仪阁刊本。
十二卷。清张廷济(1768-1848)撰。张廷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举孝廉第一。屡试不第,遂归隐,以图书金石自娱。当时士大夫,高其行。所居清仪阁,其中之物,自商秦魏晋唐以至近代,自金石象齿,以至碑碣、赋咏、简牍、铭议;自篆隶图画,以至草木之品,皆以所好聚存。善于颐养,安乐晚年,自号眉寿老人。撰有《清仪阁题跋》,辨别详博,记其庋藏源流,饶有风趣。其为诗,朴劲典核,出入韩苏,而性情天趣,有萧然绝俗之致。有清道光、咸丰间清仪阁刊本。
十二卷。清帅家相(约1752年前后在世)撰。帅家相字伯子,一作伯字,奉新(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家相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浔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书楼集》,凡十二卷。其诗多有改动之
见《武王伐纣平话》。
十五卷,首一卷。清善广修,张景青纂。张景青,浦江县人。《浦江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此稿上承乾隆薛志,薛志原分十门,此则括以七志,一舆地、二建置、三人物、四食货、五典礼、
三十卷。清徐文靖(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徐文靖著作大部分已在十
又名《如山于公年谱》,二卷。清宋荦(1634-1713)、李树德撰。宋荦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官至江苏巡抚、吏部尚书,著有《绵津山人集》、《两陂类稿》等。树德事迹不详,二人俱谱主门人。谱主于成龙
十二卷。清范启堃、王炜修,阳步霞纂。范启堃字厚之,北平(今北京市)人,同治元年(1862)恩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任文水县知县。王炜字亭,扶风人。以拔贡署猗氏县。前令江因病久不视事,案牍山积,炜
二十六卷。清毕沅(1703-1797)撰。沅字纕蘅,号灵岩山人。曾著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此书据梁玉绳《吕子校补序》云:“会其事者卢抱经”云云。而沅说“同志如抱经前辈等又各有所订正,并列卢列审正、
一卷。宋俞庭椿撰。俞庭椿生卒年不详,字寿翁,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夙有大志,博通经术,治学不受先儒经传疏释之缚,抒发己见。除著有《周礼复古编》外,
二卷。清归庄撰。归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尔礼,号桓轩,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曾孙,善书画,能诗能文,著有《万古愁》,文集已佚,后人辑作《归玄恭遗著》、《归玄恭文续钞》,又有《归庄手
不分卷。清于宝之(生卒年不详)撰。于宝之字绍香,山东荣成人。曾官江苏多年,累荐至观察,是《诗存》卷首有杨琪光、熊有筠、孙葆田三序,均称其喜吟咏。诗多近体,词新语工,文采斐然,典重绚丽之中时有苍凉悲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