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檀弓辨诬

檀弓辨诬

三卷。清夏忻(1789-1871)撰。夏忻,字欣伯,其父銮,字德音,安徽当途(在马鞍山市南部)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为官婺源教谕。居京时,曾为师于白小山总宪家,恒孝廉,有耐心,曾授《诗经注疏》,用力甚勤,教书甚谨。夏忻以教官致富,居积至五万金,然品行端正,从不奢侈。张文毅在安徽任帅职时,极尊敬夏忻,所言必听,而夏忻从未曾居功。夏忻淡于仕进,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颇丰。著《读诗札记》八卷,《诗章句考》一卷,《诗乐存亡谱》一卷,《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二卷,《朱子诗集传校勘记》一卷,《檀弓辨证》三卷,《学礼管释》十八卷,《六书转注说》二卷,《陶主敬先生(安)年谱》一卷,《汉唐诸儒与闻录》六卷,《述朱质疑》十六卷,《贾长沙政事疏考补》一卷,《弢甫集》三十卷,《景紫堂文集》十四卷。夏忻著《檀弓辨诬》三卷,上卷辨孔门三世出妻之诬;中卷辨孔子不知父墓之诬,至梦奠两楹之诬;下卷辨曾子子贡入厩修容之诬,以为《檀弓》一书专为诋訾圣门而作。曾国藩书札有复弢甫书,称夏忻著《檀弓辨诬》发千古之覆,成一家之言,足与阎氏《古文尚书疏证》同为不刊之典,给此书以极高的评价。《檀弓辨诬》有夏忻独创之见解,值得后世学者留意。此书有《紫景堂全书》本传世。

猜你喜欢

  • 醉画图

    清廖燕(1644-1705)撰。廖燕原名廖燕生,字人也,又字紫舟,广东曲江人。生于明亡清初之际。清初戏曲作家。其性格简傲,屡应科举不第,一生抗节不仕,以教馆为生,靠卖文笔维持生计,布衣终身。曾有县令想

  • 三朝北盟会编

    二百五十卷。徐梦莘撰。徐梦莘(1124-1205年),字商老,临江(今江西清江)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官南安军教授、知湘阴县、知宾州。后以议盐法不合,罢归。每念靖康之乱,备尝颠

  • 彖传论彖象论

    各一卷。清庄存与撰。存与字方耕,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乐部大臣、南书房上书房行走。此书彖传论一卷,彖象论一卷,并附彖象传系辞传论二卷、八卦观象解一卷及卦气解一卷。全书综论彖传彖象系辞传

  • 大学直解

    二卷。清王建常撰。建常著有《书经要义》。是书前有王钺序,称其穷究四书,今所传者只《大学》二卷。是书大旨依《朱子章句》,首列经文,次为朱注,低一格,次为口义,次为辑说。口义者,建常以己意绎注意,期于详尽

  • 华严经文义记

    一卷。北齐释灵裕(?-605)撰。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今属河北省境内)人。身世生平不甚详。出家入寺后,钻研华严宗义。终身事佛奉法,有“裕菩萨”之称。曾担任宝山寺集记,由此开始笔耕。先后撰有《

  • 金冬心先生集

    十四卷。清金农(1687-1763)撰。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受业于何焯,并与丁敬等相交。乾隆元年(1736

  • 明夷待访录

    一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见《宋元学案》。全书成于康熙二年(1663),分“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

  • 十三经提纲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

  • 重修岚县志

    十六卷。清沈继贤、常大升同纂。沈继贤,详见雍正《重修太原县志》。常大升曾充训导。考岚县志,始于明万历十六年,谈应春草创粗备,仅为八卷,康熙十二年间,邑令杨于鼎续修,不果,直至继贤掌斯邑之第二年,重修志

  • 再续掖县志

    二卷。清杨祖宪修,侯登岸纂。杨祖宪字述庵,一字星若,应山人,举人出身,道光十九年(1839)任掖县知县。杨祖宪到掖县后,与邑人谋为续修,以侯登岸专任采集、叙事之责。历时三年而告竣。《再续掖县志》道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