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春州志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六卷,分为:卷首为序、凡例、纂修姓氏、目录、舆图。卷一,封域志:星野、沿革表、疆境、形胜、都图;卷二,山川志:山、川、古迹、宅墓;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仓廒、防御、塘汛、寨堡、驿铺、坊表、祠庙、寺观、亭塔、陂井、桥梁、储恤;卷四,学校志:学制、封号、庙祀、配祀、崇圣、学祠、泮额、学田、书院、社学、射圃;卷五,典礼志:庆贺、接诏、讲约、迎春、耕耤、祭祀、救护、祈祷、宾兴、乡饮;卷六,田赋志:户口、额征、屯米、鹾政;卷七,风土志:气候、风俗、岁时、仪节、物产;卷八,职官志;卷九,选举志:科第、武科、荐辟、援例、掾吏、武功、封荫;卷十至卷十一,人物志:名臣、名儒、宦业、仕绩、勋爵、义烈、懿行、文苑、列女、寓贤、隐逸、耆寿、方技、仙释;卷十二至卷十四,艺文志:书目、制敕、表、序文、疏、记、诗、词、赋;卷十五,祥异志;卷十六,外纪。兹篇记事详明。山川志以永川山多水少,故突出山之地位。职官皆注籍贯、出身及履任之年。选举则详朝代、科分、名次。旧志于同榜名次先后时有颠倒,则正之。杂记所载,皆有关教化之故实,凡立行诡异或流俗不经者,即前志已录,亦从删削。兹篇文笔雅驯,旧志中之险怪鄙俚之词,尽行删去。闽诸志中,此本诚为可读。

猜你喜欢

  • 江忠烈公后集

    一卷。清江忠源(1812-1854)撰。江忠源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七年(1847)率新宁团练镇压雷再浩起义,授知县。咸丰元年(1851)在赛尚阿部下当差,次年在桂林城外与太平

  • 远春楼读经笔存

    二卷。清汪科爵撰。科爵,字荔裳,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江西莲花厅同知。这本书主要是以考证为主。现有光绪十二年刊丛睦汪氏遗书本。

  • 大誓答问评

    一卷。方勇撰。方勇为近代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前面录有龚自珍《大誓答问》二十六条,下面录有评语。此书之评语,多为反驳龚氏之说,如龚自珍认为伏生所传的二十九篇《尚书》中没有《大誓》,方勇则就其说

  • 课业余谈

    三卷。清陶炜(生卒年不详)撰。陶炜字宾玉,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一生勤奋好学,善于著述。《课业余谈》是陶炜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仿释名广雅之体,采辑经史中浅而易解之内容,以类编载,从天地至古音转注,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东牟集

    十四卷。宋王洋(约1139前后在世)撰。王洋,字元渤,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猷阁,历典三郡。韩淲涧泉日记称:“洋在信州城,居有荷

  • 周礼今释

    六卷。清杜文灿(?-1886)撰。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举人,曾官知县。师从陈澧(1810-1882)。另有《易大义补》一书,已著录。《周礼今释》一书,以清制阐释《周礼》制度。所释大多恰如其分。

  • 秋树读书楼遗集

    十六卷。清史善长撰。生卒年未详。史善长字仲文,一字诵芬,号赤崖,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时沈德潜主持坛坫者数十年,于是长洲一派,天下推为正宗。王昶为德潜弟子,故所主者皆唐音。史善长虽从王昶受诗法,而七古

  • 左氏释

    二卷。冯时可(生卒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文学家、经学家。冯时可之父冯恩为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弟子。冯时可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所至著治绩。其生平著述颇多

  • 画眉笔谈

    一卷。清陈均撰。陈均,字康畴,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有《画眉笔谈》。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豢养画眉之事。书中内容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列入存目,不过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