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华县志

江华县志

①九卷,杜渐修,费柏纂。杜渐,字无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举人,曾任江华县知县。费柏,字公秀,大同乡人,嘉靖举人。《江华县志》明万历二年刻蓝印本。共九卷,为分:卷一,天文志,其子目曰星野、气候。卷二,地理志,其子目曰沿革、封疆、山川、,物产、乡村、街市、津渡、坡圳、崖洞。卷三,人物志,其子目曰官制、官师、选举、明宦、乡贤、流寓、仙释、贞节。卷四,宫室志,其子目曰公署、杂署、营堡、庙宇、坛壝、铺舍、桥梁、亭榭、寺观。卷五,赋役志,其子目曰人民、土田、屯田、正赋、杂赋、正役、杂役。卷六,兵刑志,其子目曰城池、关隘、士卒、刑制。卷七,礼乐志,其子目曰祀典、公规、民俗、大成乐缺。卷八,文章志,其子目曰题咏、纪述。卷九,杂志,其子目曰形胜、古迹、灾异、寇盗。此志星野、气候,简略得体。其兵刑于士卒之名额驻地,军器之品类数目,并阵法、阵图,及刑法之刑制、狱具等,叙述极为详细,有裨史实,足资征信。其记述前令蔡光之政绩颇多,如立惠民药局以拯民疾苦等,皆卓然可称者。然此志已残佚,仅存第一卷至第六卷。② 十二卷,首一卷,清刘华邦修,唐为煌纂。刘华邦,泰和人,曾任江华县知县。唐为煌,江华县人,贡生。江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迄清一修于顺治八年(1651)知县王克逊,二修于雍正七年(1729)知县郑鼎勋。此志乃续郑志之作。《江华县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此志凡例首条曰因旧,谓旧志虽未为完善,然不无可取之处,如记兵变,叙灾异,不事粉饰,具见直笔。此志基本承袭前志而略事增损。其以旧志兵防附诸建置,为不当,特为另立专门。人物之宋朝费楷误为明朝费柏,且佚其事实,为之考证增补,举前人篇什,仿石湖对山之例,附于诸山水下之类,亦不无补偏救弊之功。兵防于历代变乱战守故事搜辑甚详,亦足可称道。惟分隶各门类目,以瑶峒、祥瑞、灾异、仙释入于杂撰,则殊不合。瑶峒、治乱、风俗为一邑故实之要,若以之分隶兵防、风土两门,实为不妥。

猜你喜欢

  • 灊山集

    三卷。宋朱翌(1098-1167)撰。朱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渡后,为中书舍人。因不附秦桧,被贬谪至韶州,居十九年。名山胜景,游览殆遍。《四库全书总目》称

  • 钦定新疆识略

    十二卷,首一卷。清徐松原著,松筠纂。徐松(1781-1848),字星伯,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六年(1811)任湖南学政。次年,因事遣戍伊犁。对新疆舆地极有兴趣,在伊犁将

  • 读俞氏经说随笔

    十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事迹见《经说丛抄》。是书首有自序,曰:经学在今日,读之不如不读,不读不如没有。这是气愤之语。《俞氏经说》,系总俞樾所著的关于诸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如《茶香室经说》、《群经义》、

  • 芋经

    见《种芋法》。

  • 毛诗词例举要详本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字申叔,著有《毛诗词例举要》,发表在《国故》第一卷第二期,总共举出二十四例。后来发现的《毛诗词例举要》原稿中,共举出三十一个例,与《国故》上所发表的不同,文字是《国故》所刊登的十

  • 临汾县志

    ①九卷。明邢云路纂修。邢云路字泽宇,河北徐水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十四年(1587)任临汾县知县。时值大饥,流亡载道,锐意抚恤,有饿莩辄掩覆之。尝筑干金堰,兴水利,开永丰渠,防水患。辑县志,

  • 历朝诗约选

    九十二卷。清刘大櫆(1698-1779)选辑。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副贡生,师从方苞,为姚鼎推崇,系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有《海峰文集、诗集》等。《历朝诗约选》为何维朴校,因书第

  • 解字赘言

    一卷。清吕调阳(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是编系吕氏读许书之札记,立论多较通达。如论未有文字之先,“百物皆有名,其名皆俗所名也。圣人制书契,即本俗所名者,与之画出,故能使人人通晓,所谓万民以察也”。论形声,

  • 风流棒传奇

    二卷。清万树撰。万树生平详见《空青石传奇》条。该剧写书生荆瑞章因倾慕才女谢林风,入试时,竟以谢题壁诗及自作和诗乱写卷上。出试场后,因追踪谢林风而误登赖参将赴任之船,被缚于船头,得参将内侄女倪菊人怜爱释

  • 蛇谱

    一卷。清陈鼎(详见《东林列传》)撰。是书是一部专记奇异之蛇的著作。全书共有六十三则,所记之蛇,大多都产于蛮荒之地,书中也多怪异之谈,不足为信。其中五十三则以后,全部抄录《山海经》之文以为己说,虽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