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泾野子内篇

泾野子内篇

二十七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字仲木,号泾野,高陵(今属陕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名。授翰林编修。因忤宦官刘瑾,以病告归,瑾败,起为原官。嘉靖三年(1524),以议礼得罪,下诏狱,降为解州判官。后历任南京考功郎中、尚宝司卿、南京太常寺少卿、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他师事薛敬之,接河东薛瑄之传。其学以穷理实践,躬行礼教为本,集关学的大成。著有《周子钞释》、《张子钞释》、《二程子钞释》、《朱子钞释》、《四书因问》、《周易说翼》、《小学释》、《泾野诗文集》等书。此书为作者的讲学语录汇编,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包括《云槐精舍语》二卷,《东林书屋语》一卷,《端溪问答》一卷,《解梁书院语》一卷,《柳湾精舍语》二卷,《鹫峰东所语》十二卷,《大常南所语》、《附邵伯舟中语》三卷,《太学语》二卷,《春官外署语》二卷,《礼部北所语》一卷。多以吕楠与诸生问答的形式记录下来,所论一以程朱为归,斥王守仁“良知”学之非。如他在书中认为,所谓“知”,即从闻见之知,以通德性之知,但事事不放过而已。穷理,不可能事事物物皆要尽穷,故谓只一坐立之间,便可以格物。所谓“求放心”,或放心于贷利,或放心于饮食,或放心于衣服,或放心于宫室,或放心于势位,其放心各有不同,如果人各随其放处收敛之,便是为仁。此书基本上概括了吕楠思想学术的精华,是研究吕楠学术观点的重要文献。有嘉庆三年(1524)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将略要言

    见《将略要论》。

  • 经窥续

    八卷。清蔡启盛撰。其生平事迹见《余烬经窥》。是书首有汤寿潜序。这是接着前一本书续刻的本子,距丙戌年(1886)已经十七年了。篇中偶有署甲子(1864)者,是其游宦之作。由于蔡启盛不能流利地表达思想,语

  • 杨家将传

    见《南北两宋志传》。

  • 韵法横图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

  • 产鹤亭诗集

    七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字楷人,号六圃,慈山居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贡生,种植花木、弹琴,赋诗、作画。性格旷达,喜贺铸诗。受北宋诗人影响,其诗境界不够开阔。本集分七稿,每稿

  • 易学参说

    二卷。清冯昌临撰。冯昌临字舆肩,嘉兴(今属浙江)人。该书分内外二编。内编为说六篇,自先天八卦图到八卦纳甲。外编也是六篇,自天干化气五行到七政四余。大致是想从汉学而不深究古法,于是以后世斗首化曜之说参杂

  • 传家易传义存疑

    三卷。清章世臣撰。章世臣字雷川,又字豸卿。安徽望江人。官姑熟教授,作者认为“易之有程子易传、朱子本义,犹天之有日月也。日月者,天之眼目,传义者,亦学易之眼目。”但作者在读易时,却发现“程朱之说往往传得

  • 屈贾文合编

    五种,二十四卷半。清夏献云编。夏献云字芝苓,江西新建人。生卒年不详。夏献云在湖南为官时,曾兴修贾谊祠,并搜集贾谊著作刊刻以备流传,后又把屈原、贾谊二人著作及其他有关文献编为《屈贾文合编》,共五种:宋朱

  • 赐书堂诗选

    八卷。清周长发(1696-?)撰。周长发,字兰坡,又字石帆,(一作别号石帆),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卒年不详。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元年(1736)中“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官侍读学士。因事

  • 随巢子

    一卷。周巢子(生卒年不详)撰。有人认为随巢系姓氏,或曰随名巢。墨子弟子。据《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载:“《随巢子》六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云一卷。宋《崇文总目》未著录该书,可能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