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洛阳伽蓝记集证

洛阳伽蓝记集证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又号思适居士,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少好读书,不事科举。读惠栋遗书,于经、史、训诂、天算、舆地,无不贯通。尤长于校勘、目录文学。清代校勘学家。其推论杨街之原书,以大小字加以区别,其后一概连写。仿谢山治水经之例,改定一本,事未成身卒。以此托朱紫贵。吴若准由朱紫贵处闻顾广圻之说,余暇流览杨衒之原书后,意存复古,重为分析。依据如隐堂本,参考何氏、毛氏本,又广及《御览广记》、《法苑珠林》。所引只字片言,皆重加比较,疑问讹句,论断独伸,皆条举条凿,成集证一卷,绘图一篇,列诸书上端。书成于道光十三年(1833),十四年(1834)刊刻。杨街之原书,仅大伽蓝,此书以寺为经,各加标举,提行顶写。寺外诸事皆归入子注,另低一格。展卷一览,本文子注,了如指掌。《伽蓝记》五卷,皆以此法厘正,卷末附集证一卷,除依别本校正文句外,兼取《水经注》、《魏书》、《御览广记》、《法苑珠林》,采其有关者为集证。《洛阳伽蓝记》沉霾千年,明代诸刊本注蝉联,文句讹误,年久已成难读之书。此书始辟荆榛,吴若准始创,以寺为经,其余入子注。故此书本文寥寥不过数千言,而子注数量,超过本文二十倍。该书收入《四部备要》、《古书丛刊》第二辑丙集。

猜你喜欢

  • 老莱子

    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

  • 陆词切韵

    ①一卷。隋陆词撰,清顾震福辑。日本狩谷望《倭名钞笺》谓陆词即法言,甚是。“词”与“法言”,名、字相应。隋唐间人多以字行,故字行而名隐耳。新旧《唐志》并著录陆慈《切韵》五卷,“慈”盖“词”之误字。自《广

  •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十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庄存与治《公羊春秋》,著有《春秋正辞》,兼采众家,而以《公羊传》为主。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精通《春秋公羊传》,撰成

  • 沙州地志

    一卷。该志首尾残缺,不著撰人姓名,据莫高窟条称,至今大汉乾珮二年(949),而知此书作于五代时后汉隐帝乾珮二年。该书较《沙州都督府图经》与《敦煌录》均为简略,文辞也不及二书优美,且传写多误。如玉女泉误

  • 密云县志

    六卷。清薛天培修,陈弘谟纂。该志为薛天培任知县时所作。雍正元年(1723)刻本。全书六卷,三十九目,分为:沿革、疆域、星野、灾祥、形胜、风俗、景致、山川、物产、城池、学校、部署、古迹、牌坊、集市、里甲

  • 燕京评花录

    见《品花宝鉴》。

  • 果堂集

    十二卷。清沈彤(1688-1752)撰。详见《周官禄田考》沈彤博究古籍,精于考据。此集收入的主要是其经学方面的学术论著。如《周官颁田异同说》、《五沟异同说》、《并田军赋说》、《释周官地征》等篇。《四库

  • 遂昌山樵杂录

    见《遂昌杂录》。

  • 留夷馆集

    四卷。明邓渼,(生卒年不详)著。邓渼字远游,号萧曲山人,建昌新城(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十岁时进士及第,历任浦江知县,山东副使、山东按察使、右佥都御史、顺天巡抚。因为触忤阉党魏忠贤,

  • 六经图

    ①六卷。宋杨甲(生卒年不详)撰,宋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一说为嗣清),遂宁(今属四川省)人,乾道二年进士,有诗文传世。邦翰字号及生卒年月均不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乾道初官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