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书五十三种(又附一种)。题清陈湖逸士编。陈湖逸士,真实姓名及事迹皆不详。该书原序假托在苏州陈仁锡别庄无梦园掘地所得。主要收录明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间的野史以及有关东林党、三藩的史料。该书为汇刻明
六卷。清陆锡璞撰。陆锡璞为广东龙川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陆锡璞的自序,接着是总论。其所辑录多从钦定的本子中录出,先是《书集传》,其次是《尚书集说》。其所诠释《集传》者,标有“释传”二字,附于《集传》之
四卷。辑者姓名无考,行文以天干为次,每编又分上下篇。今日所见版本,仅存卯编之下、申编上下、酉编全部,共四卷。卯编下录《陈寿祺上阮芸台请定经郛义例书》,附《经郛条例》、胡敬、赵坦、陶定山、钱福林《论孔颖
四卷。清单士厘撰。单士厘,字受兹,生卒年不详,浙江萧山人,嘉兴县学教谕举人恩溥之女,出使大臣归安钱恂之妻。单士厘先后随同钱恂前往日本及欧洲数次。光绪二十年(1894),即已往日本,比秋瑾、何香凝均早,
八卷无名氏撰。明陈继儒作序,称“奇书之递传,所由来已夫(久?)……惜旧本鄙伪,未有正之者。今余年七十有九,山居无事,手订其误,别采农桑,月令诸集补之……”,可见,该书只是对《陶朱公致富奇书》的补充修订
二十八卷。清钱宝琛(1785-1859)撰。钱宝琛,字楚玉,又字伯瑜,晚号颐寿老人,江苏太仓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任贵州学政、河南归德知府、云南按察使、湖南江西巡抚等。著有《存素堂诗稿
见《古文参同契集解》。
十卷首一卷,清余泽春修,余嵩庆等纂。余泽春,武陵人,曾任古州厅同知。光绪初,余泽春为同知,创议纂修志乘。延余嵩庆主其事。未竟去滇,携稿自随。又十年始以稿寄其门人陆渐鸿、陈之宫,遂付梓。《古州厅志》光绪
十卷。附《文集》四卷。明顾起经撰。顾起经,字长济,又字元纬,号罗浮外史,江苏无锡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中以国子监生官广东盐课副使。是集将王维诗分类重编。五言古诗分十一门,七言古诗分六门,五言律诗分十一
一卷。《补遗》一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原名汝能,字同甫,后改名亮,又改名同,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卒,谥文毅。在语言、文